| 分类: 儿童保健 |
“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家长您相信吗?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以前,我相信这句话是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马马虎虎不讲干净的人,常常不洗手或随随便便地用水冲一下手就抓东西吃的人。为此,没少挨我太太的骂。如今在她的教育之下,虽有进步但仍秉性难改。如今我相信这句话,是因为还真有点道理。
今天,我想通过博客这个平台,与各位家长聊聊这个话题,看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的道理何在。
在讨论干不干净与患病的关系之前,大家应该首先搞明白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到底靠什么来保护自己不得病?目前公认的观点如下:一是完整的皮肤和粘膜可以作为抵御病害的第一道天然机械屏障;二是人体内的大量免疫细胞,就像人体的保安可以用来攻击和杀死入侵的病原,这可算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患病或预防接种的途径,人类获取了抵御部分疾病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个常常被我们大家忽略的人类抵抗疾病的生力军,那就是益生菌。益生菌就是存在于人体皮肤表面和肠腔内的正常细菌,平日与人相互依存,和平共处,与皮肤粘膜和体内的免疫细胞一起协同担负起保护人类健康的重担。
那么这些人类的正常益生菌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参与到人正常的免疫功能和保护健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探讨的问题。
孩子在经过妈妈产道分娩出来的一刹那,他们的周身皮肤就沾满了妈妈的细菌,加上医护人员和妈妈的手以及空气中早已存在的细菌,这些就是孩子皮肤正常菌的来源。这些细菌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才能存活下来,所以被人们称为需氧菌,也是孩子皮肤上的益生菌。
那么孩子肠道内的正常菌又是来自何方呢?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肠道是无菌的。孩子出生后,吃进的第一口细菌就是妈妈奶头上的细菌。这些咽下的细菌进入肠道后,慢慢消耗掉肠腔内的氧气,为后来的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厌氧环境。孩子在接着吸入第一口母乳的同时,就吸入了妈妈乳腺奶管里的厌氧菌。这些厌氧菌就是孩子肠道益生菌的来源。它们在需氧菌提供的厌氧的肠腔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了肠腔里对人体有益的主力军。
那么这些大量的肠腔益生菌是如何在肠道里发挥着有益的抗病作用呢?目前研究资料显示,肠道益生菌有三大防病作用。第一,大量的益生菌在肠腔粘膜表面安营扎寨,阻扰了有害病菌的入侵和落户;第二、益生菌可以分泌酸性物质,使肠腔成为偏酸的环境,这样导致了喜欢碱性环境的有害菌无法正常生长;第三、益生菌可以提高免疫细胞攻击和杀死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同时也能降低免疫细胞参入过敏反应的活性。通过益生菌上述的免疫调节作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有益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孩子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孩子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既然肠道益生菌对孩子的健康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如何促进和保护益生菌就成为我们各位家长必须要知道和重视的一个大事情。首先要提倡母乳喂养,这样让孩子在吸允母乳时不断地吃点细菌,为后来的益生菌提供一个良好的厌氧生长环境,同时也给孩子直接提供了母亲乳腺中的益生菌;其次对于只能吃配方奶粉的孩子,由于不能获取妈妈皮肤表面和乳腺管里的细菌,家长您应该及时给予孩子补充益生菌制剂;最后一点,就是不用或慎用消毒剂,给孩子留点接触细菌的机会。只有让孩子经常吃点这些需氧菌,吃进和补充的肠道益生菌才能在肠道厌氧环境下得以存活和生长。否则补充再多的肠道益生菌制剂也是徒劳。
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家庭内大量使用消毒剂和孩子频繁使用抗菌素有关。细菌被消毒剂和抗菌素杀死了,益生菌也就失去了依存的细菌伙伴。细菌伙伴没有了,益生菌也就自然没法活了。一旦孩子肠道内益生菌与非益生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的平衡被人为破坏了,孩子不仅抵抗力低,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而且敏感性特高,动不动就过敏。究其责任,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就是家长您太讲干净了,对所有的细菌太无情了。
说到这里,各位家长可能已经慢慢理解了不干不净吃点细菌,才能提高免疫减少疾病的道理了吧!
我今天谈谈这个话题,绝对不是鼓励各位家长不讲卫生,不让孩子洗手。而是不要太讲干净,不要频繁使用消毒剂,刻意追求绝对无菌的环境。这样对孩子和家长您是百害无一利。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在今天听起来话有点太粗,说的有点太绝对了,让有些家长难以相信和接受。因此,我保留了“不干不净”,将“吃了不病”改为“才能少病”。这样听起来比较客观,比较适度,当然也更加合理。
凡事皆有度,过度必受惩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