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病要常反思

(2014-04-01 06:33:32)
分类: 人生与杂谈

   最近病人特多,一忙就难免会考虑不周,偶尔发生漏诊或处理不当的事情就在所难免。最近有两个病人的诊治过程对我触动和启发很大。

     秋冬换季之时,哮喘的孩子比较多,有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哮喘发作,我按照自己的经验作了相应的处置,但是一周过去了症状迟迟难以控制,我只是在药物的剂量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却没有再去分析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在影响疗效,比如是否合并感染?很遗憾病人再没有来复诊,失去了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但是从这件事中却提醒了自己的诊断思维可能出了问题。

     久咳难愈是最近就诊最多的病症。最近我遇见一个女孩,根据她咳嗽的特点,我断定是因为鼻涕倒流所致的咳嗽。两个月过去了,这个孩子再次因为咳嗽来门诊。询诊中得知孩子后来咳嗽一直未愈,经拍片确诊为肺炎,这让我心中咯噔一下。我的诊断有误吗?鼻炎与肺炎之间难道有关联吗?不久我的怀疑被证实。本院一位护士的孩子,在患鼻窦炎两周后,拍胸片怀疑右肺炎症,在鼻窦炎好转之后,胸片的炎症也随之消失。疾病之间的关联是在诊治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之一,常常导致漏和误诊。这个病例让我长了见识,打开了思路,积累了经验,减少了日后的误诊和漏诊。

     医生是人不是神,不能料病如神,因此也会时常犯错。我自认为一个医生对病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那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医生。但是要避免或纠正在诊疗中的错误,就需要经常反思自己,要敢于承认和否定自己的错误。

     多年来我经常带教学,学生会经常问我,如何做一个好医生?我说就是两个字,一个要用,一个要用。心就是要有爱心,爱心不是一句空话,它体现在看病中的责任和细心上。我看病比较慢,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解病情上,了解的越仔细诊治的错误就越少;反过来,没有听完或听清病情的介绍,就想当然的做出诊断,往往就会发生误诊或漏诊的情况,给病人造成很大的麻烦。脑就是诊治疾病的思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人在考虑问题时思维的重要性。医生水平的差异,除了知识经验之外,我以为主要是思维差异的缘故。我上面的两个案例就是一个证明。人往往容易按照自己的习惯思维去考虑问题,也很容易固执己见,这是自己医学生涯中最常出现的两个问题。

     如何克服自身的问题?这就需要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常反思才能少犯错误。

                                    2010-11-28 07:45写于蛇口

                                                                 2014-03-30修于蛇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