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是如何学习吃辅食?

(2014-02-26 06:18:27)
分类: 喂养与营养

    孩子是如何学习吃辅食?这个问题在我脑袋里思考了许久,乘着春节空闲的时机我决定用博客的方式将自己思考的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供各位参考。

    过去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谈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我也曾为此写过有关博客。但为什么今天我要用新标题来重写老话题呢?我以为给孩子添加辅食还是让孩子学习吃辅食,虽然只是添加和学习两字之差,但其内涵和外延大不一样。

    如果给孩子添加辅食,孩子有点被吃辅食的感觉,比如何时添加辅食?辅食添加多少?都不是孩子说了算,而是大人来决定。但是将辅食看作是孩子学习吃就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与辅食的关系一下子就由孩子被吃变为主动要吃了,添加辅食也不仅仅是由大人主动给孩子“填”加营养了,而应该视为是与孩子综合发育密切相关的问题了。

    孩子如何学习吃辅食是与孩子学习吃辅食的能力密切相关,而学习吃辅食的能力又取决于孩子的发育能力。孩子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孩子学习吃辅食的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孩子在不同的辅食学习阶段,学习吃辅食的内容不同,学习吃的方法也有显著的差异。那么孩子在学习吃辅食上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呢?我个人认为孩子在学习吃辅食方面大致需要经历“我爱辅食、我要吃辅食、我想自己吃辅食和我能自己吃辅食”这样四个阶段。

孩子学习吃辅食,首先要喜欢辅食,要爱吃辅食。如果孩子对辅食没兴趣或仅仅偏爱某些辅食,那么学习吃辅食就会失去了动力出现厌食,或偏离方向导致偏食等麻烦。

那么孩子是如何喜爱辅食呢?大人又如何培养孩子喜爱辅食呢?孩子对辅食的喜恶是从孩子尝试辅食的味道和气味开始的。孩子第一次接触辅食的味道应该追寻到胎儿时期,那时孩子的味觉和嗅觉已经开始发育,因此通过吞咽羊水,胎儿就开始间接在接触辅食的味道和气味了。出生后,孩子通过母乳进一步在品尝着母亲吃的各种食物的味道,尤其是在四个月后通过直接添加辅食,孩子对辅食的味道和气味有了更加直接的强烈刺激,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一切都发生在孩子的味觉敏感关键期,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时期接触辅食味觉的范围和强度有助于孩子建立持久的食物偏爱。如果家长您想让孩子喜欢辅食,爱吃辅食,就要从胎儿期开始,直到哺乳期,怀孕和哺乳的妈妈们千万不要偏食,为了满足自己和孩子的需求什么都要吃。从四个月后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起,添加辅食的品种一定要多,一定要杂,千万不要太单一。

    现在我们接着再讨论何时给孩子直接添加辅食的问题。何时给孩子添加辅食这要取决于孩子何时开始想要吃辅食。这就是孩子进入到学习吃辅食的第二阶段了。

孩子满四个月后,家长您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孩子看到大人吃饭时,竖着脖子两样直盯着你的嘴,随着你的嘴动孩子的嘴也在不自主地在蠕动,口角淌着口水。孩子的这些表现就是想告诉您“妈妈,我想吃辅食了!”。但有一点必须说清楚,孩子“想要吃辅食了”,并不代表孩子已具备吃辅食的能力了。家长您首先要用勺子试着喂一下,看看孩子的舌头是否拒绝或排斥勺子。如果孩子不拒绝勺子,这就充分说明了你的孩子已具备了吃辅食的初步能力了。这就是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间了,这个时间的出现是因人而异,绝对不能一刀切齐步走。这里需要给家长提醒的是,孩子在满四个月后,必须用心仔细地去观察孩子想要吃辅食的表现,千万不要错过添加辅食的关键期。至于如何具体添加辅食就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了,你可以查查有关资料,也可以看看我写的有关辅食的新浪博客。

    孩子学习吃辅食的初期都是只动嘴不动手,但随着孩子的发育不断前行,终有一天孩子想要自己动手抓辅食吃的时候,这一刻的到来就意味着孩子学习吃辅食已进入到第三阶段“妈妈我想要自己吃辅食了”。

孩子想要自己动手吃辅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想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孩子自己动手吃辅食需要哪些能力?首先孩子的手能抓捏起食物,并能将食物送到嘴里。这就需要孩子手的抓捏功能和眼手嘴的协调功能发育到位,同时孩子要坐得稳才行。

    孩子眼手嘴的协调是从孩子生后两个月吃自己的手开始,四个月后就开始主动抓东西放嘴里啃,六个月后孩子慢慢学会自己独坐,两手的功能从两手握物发展到九个月的两指捏物,这就为孩子自己动手吃辅食奠定了发育的基础。孩子这些大小动作发育的快慢和成熟的早晚,完全取决于家长您是否放手让孩子吃手,啃玩具以及鼓励孩子练习独坐等。家长您越是给孩子锻炼手的机会,孩子进入自己动手吃辅食就越早。此外,家长您还要有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吃辅食的意识,而不是用大人自己的双手来代替孩子的双手给孩子喂辅食。比如我们建议,从六个月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抱着奶瓶吃奶和喝水了;七八个月时,就可以让孩子用手抓小饼干和水果吃了;九到十个月时,就可以让孩子与大人同桌进餐了,这时家长您会看到孩子会主动要吃你的饭菜,主动用小手来抓吃碗里或洒在桌面上的饭菜,而不太愿意接受大人的喂饭了。这就是孩子想要自己动手吃饭的典型表现。家长您不要为此惊慌失措,不必制止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主动性,而要因势利导,将孩子自己玩吃与大人喂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平稳地从张嘴被动吃辅食过渡到主动用手抓辅食吃,从“我要自己动手吃”慢慢进入到“我能自己吃饭”的最后学习阶段。

孩子到底会不会自己吃饭?这本身就不是问题的疑问,因为孩子生来就具有自己吃饭的潜能,但是许多家长对此深表怀疑。在日常门诊或小区里,随时可以看到孩子已经很大了,甚至已经上了幼儿园,有的还上小学了,都还是大人在喂饭。如果你问这些家长,答案几乎基本一致,不是“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就是“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吃的到处都是”等。在此,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各位家长,孩子到了一岁半就可以完全自己吃饭了,当然吃饭的熟练程度会因人而异,存在着差异。但孩子何时自己能吃饭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家长您何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吃?放手到何种程度?一句话,家长您放得越早,放得越开,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能力就会成熟得越快。

孩子学习自己动手吃饭应该是从生后十个月第一次用勺子开始。随着孩子爬站立到行走,孩子的腰背直到双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越来越强,手、眼和嘴的协调功能,以及口腔的咀嚼吞咽功能也进一步成熟,这反过来大大促进了孩子自己吃饭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一岁后,孩子自我心理的启动,“我”的意识的萌发,什么都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下,包括吃饭在内。这是促使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因此,各位家长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此时已具备了自己吃饭的潜能和动力了,只要家长您稍稍有点耐心,给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机会,哪怕开始只能用勺子自己吃上一口也行。孩子自己吃的这第一口,家长您千万不要小看哦,这是您孩子在自己动手吃饭上迈出的可喜的第一步。没有这第一步,就不会有后面的第二步,但只要有了这第一步,就必然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直到孩子完全独立吃饭。

为什么许多家长不愿意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呢?除了不相信自己孩子有这个能力之外,她们还有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那就是将孩子吃辅食的过程仅仅认为是一个给孩子添加营养的过程。只要孩子张嘴,能喂进饭,能吃饱营养够了就Ok了。孩子自己动不动手没关系,我们大人有的是喂饭的手。

这就让我们再次将话题回到这篇博客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将辅食添加这个老话题改用学习吃辅食这个新题目来谈的原因。我个人以为孩子吃辅食是一个学习的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为了孩子的营养和辅食的营养价值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说孩子吃奶是孩子生而知之的本能话,那么孩子吃饭就需要后天学而知之才行。人吃饭是需要学习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辅食的添加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吃饭的一个前期铺垫的学习过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更为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学习吃辅食而不是添加辅食为好。

既然孩子吃辅食是一个学习吃的问题,那么学习吃辅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个人以为通过孩子学习吃辅食这个过程,首先要启动孩子对辅食的兴趣,要喜欢辅食,要爱辅食,这才能启动孩子学习吃辅食的动力,也才能培养孩子一辈子对所有食物的喜好;孩子的体内生来是带有吃辅食的基因,也就是说孩子从胎儿开始,就具备了吃辅食的所有潜在能力。让孩子参入学习吃辅食就是要诱导出孩子这种潜在的吃辅食的能力,包括孩子的味觉和嗅觉、手眼和嘴的协调能力、口腔的咀嚼吞咽和肠道消化吸收能力等。试想,如果剥脱了孩子参入这个学习吃辅食的过程,可以肯定孩子的这些潜能是难以表达出来,必然会出现孩子对辅食的厌倦、偏好以及咀嚼吞咽能力障碍导致的吃软饭等;所有这些吃辅食的学习经历最终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吃饭。因为家长您是不可能给孩子喂一辈子饭,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在孩子早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孩子失去了学习吃辅食和自己动手吃饭的机会,最终会妨碍了孩子心理和生理全面发育,那时家长您会悔恨终身!

最后我想谈谈辅食的添加与学习吃两者之间的关系。孩子学习吃辅食离不开添加这个阶段,添加辅食是孩子学习吃辅食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添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吃辅食,是为了孩子今后喜欢吃饭,会吃饭,自己独立吃饭。如果我们将两者对立起来,不从学习吃辅食这个角度来理解辅食的添加,很可能会出现将辅食的添加变成了被动的“填”加辅食。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学习吃辅食,也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育。

以上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