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与不吃饭有关系吗?
(2013-04-12 13:04:11)分类: 儿童保健 |
孩子在两个月前曾因孩子抽动来儿保看过病,孩子每次吃饭时抽动的现象就比较频繁.因此当时就在我院开了一些调整脾胃的中药,孩子服了中药后,抽动的症状有些缓解.这次家长再次来儿保是想再给孩子开些中药调调脾胃减轻孩子的抽动。我告诉妈妈这位给孩子开中药的医生已经离开医院了。妈妈听后并没有离开,就与我聊起了孩子的病情。
“为什么孩子在吃饭时容易抽动呢?是不是你在逼孩子吃饭?”这是我听完妈妈的介绍病情之后,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孩子不爱吃饭,每次他吃饭时,我总是希望他能多吃点。”妈妈如实回答道。“哦。那么孩子服了中药,胃口好些,饭吃得多些,你就高兴,因为你高兴了,逼孩子吃饭少了,孩子吃饭时的压力就小些,抽动也就少些。是不是?”我接着问道。孩子的妈妈没有马上回答我,稍稍想了一下,点头答道,“是,可能有点关系。”
孩子抽动症似乎有点与日俱增,尽管病因还不太确切,但是有一点是比较明确,那就是与孩子所处的环境有关。一是环境的污染,二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无形巨大压力。比如强迫孩子进食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压力因素之一。这个小男孩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每天抽动的时间和频率都与吃饭的时间有关,一到吃饭孩子的抽动就明显增多,过了这个时点孩子的症状就缓解了,这提示孩子在吃饭时面临来自家庭无形和有形的心里压力,刺激孩子诱发抽动症状增加。除此之外,每次孩子不自觉的面部抽动时,家长就当面斥责他,“叫你不要抽,怎么又抽了?”其实这种强制似的要求,虽然孩子可以暂时控制一下抽动,但事后抽动次数反而更多。
我在听完孩子家长的介绍之后,与他们一起分析了孩子抽动与吃饭的关系。我给他们几点建议:第一、孩子抽动不是他本人所能控制,通俗来讲,不是孩子有意而为之。因此家长不要作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来矫正,强制孩子“改正”。这种不正确的方式,只能对孩子的抽动起到强化的副作用。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包容理解孩子的病,接受孩子的抽动,对孩子的抽动好像“视而不见”。在孩子面前不提这件事,让孩子忘掉自己在抽动,使孩子完全处在放松的状态,这样孩子的抽动就会慢慢减少;第二、不要逼孩子吃饭,让孩子和家人愉快共餐,让孩子享受进餐快乐,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孩子的进食状态,而且也缓解了孩子紧张心情,抽动的现象也必然会慢慢自然消退。
假如您孩子有抽动,不妨可以试试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