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开孩子的手,手巧才能心灵

(2012-10-14 18:14:52)
分类: 发育与教育

    中国有句老话“心灵手巧”,在今天看来仍然不落后,而且非常有道理。它说明一个道理,心灵的人手要巧。反过来讲,手巧才能心灵。

    四十多年前,当我刚刚踏入医学殿堂的大门时,就在解剖医学基础课堂上,第一次了解到,人的一双手看上去只占了这个人体的百分之五左右,但就是这双手却占了整个大脑皮质区的几乎三分之一左右。我记得当时老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的手在整个身体中很小很小,但是在我们人类的大脑皮质区的位置却很大很大。这说明劳动创造了手,手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动手才有利于动脑。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是只要你稍稍关注一下当今的孩子,你就会发现,有许多家长在束缚自己孩子的双手。从孩子一出生,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用手抓脸,就早早给孩子戴上了手套,这样孩子的手就失去对外界的感觉。殊不知,这时孩子认识外界,最敏感的部位除了孩子的嘴,就算手了。孩子戴了手套,大人触摸孩子的小手,就像隔靴搔痒,木木的感觉。孩子的手感觉迟钝了,大脑的刺激就少了。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增大,孩子会自己吃手、主动用手抓东西,双手玩物。这时家长往往担心孩子的手脏,担心玩具不干净,用各种方式束缚孩子的手,不让孩子吃手、不让孩子抓东东;再后来,到了孩子可以用手抱奶瓶、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的年龄,家长常常用自己的双手代替孩子的手,给孩子喂奶,喂饭;孩子到了一岁后自己学习独立生活的时期,比如学习刷牙、穿鞋、穿衣,帮助大人做点小家务,这时仍然有许多家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就这样在家长的呵护和“关爱”下,孩子手的精细功能就这样被束缚了,孩子大脑的协调功能同时也就失去了锻炼,这样的孩子能聪明吗?答案肯定是“不”。

各位家长,拜托放开孩子的双手吧!让孩子愉快地吃手、玩手、自己动手,锻炼了孩子的双手,孩子的心同时也更加灵了。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另:本月二十、二十七日上午九点半在蛇口人民医院东区行政楼,由本人免费主讲《幼儿发育特点和保健要点》讲座,欢迎有兴趣的家长前来参加听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