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孩子的食疗,我有话要说!

(2011-10-04 07:14:18)
分类: 喂养与营养
    我在转载了食物与提高孩子免疫力的一篇资料后,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总感觉有些不放心,很想和家长就这话题好好说一说才行。

    来广东省已经二十载,对于广东人喜欢食疗有些了解,我自己对此由开始的怀疑,慢慢接受到现在逐渐向家长推荐。但是,在日常的门诊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此虽然热衷,但却不甚了解。因此,在食疗上常常不能对证而导致效果不好,甚而起了反作用。今天想就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各位家长参考。

    食疗是基于药食同源的理论,某些食物即药物,“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通俗而言,某些食物即可当食物食之,也可作药物吃之。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前辈经过数千年的摸索发展,已毋庸置疑。只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为了避免这些不如人意的问题,各位家长在给孩子食疗时,我个人以为应该做好三个了解和一个注意。

首先要了解食物的药性,因为中医是将中药的“四性”“五味”应用到食物上,认为每种食物都具有“四味”“五性”的特性。何谓四味五性?四味是指寒、热、温、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不了解食物的药性,就像不了解手中的药是治疗什么病一样,给孩子盲目乱吃,其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体质。目前已知,孩子的体质大致分为三类,寒热证体质、实虚证体质和燥湿证体质。只有在了解孩子的体质之后,才能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按照食物的药性选择适合孩子体质的食疗,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湿者燥之等,才能发挥食疗的真正作用。否则必然会适得其反。那么谁来确定您孩子的体质呢?当然不是您自己,而是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因此,我个人建议假如您需要给孩子食疗的话,您最好事先带上孩子去医院请中医把把脉看看舌象,问问好惹虚实,明确体质的征象才好对证食疗。您说呢?还有一点,孩子的体质征象是在不断变化,最好在食疗一段时间后,再看看医生需不需要辩证调整食疗。切不可一条道走到黑。

最后,我以为仅仅了解食物的药性和孩子体质,还远远不够。为什么呢?我建议家长还要了解一些中医中药的基本常识和理论,比如药物的四性五味,中医的辨证施治的原则。只有在中医中药的理论指导下,才能让食疗实实在在发挥食疗的治病作用,避免人云亦云,被忽悠被食疗。

在给孩子食疗的过程中,各位家长还需要注意自己的心态。中医非常重视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情就是心,两字连在一起就是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这七种心境会导致不同的躯体疾病。因此,中医在治理疾病中主张心静、平和,药物才能奏效。食疗不同于中药,药劲小,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食疗时,必须要心态平和,千万不要过于浮躁,急于求成。否则会走火入魔,误入歧途。同时还要结合纠正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性,食疗才能起到食进病除,食补体壮。

以上的意见,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望家长指出。

另附资料一份,供家长学习参考。

蔬菜的四性

  即寒、凉、温、热四种属性,介于这四者中间的为平性。中医将食物分成四性,是指人体吃完食物后的身体反应。如吃完之后身体有发热的感觉为温热性,如吃完之后有清凉的感觉则为寒凉性。了解食物的属性,再针对自己的体质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

  

四性

功效

适应体质

主要蔬菜

清热降火、解暑除燥,能消除或减轻热症

温热性,如容易口渴、怕热、喜欢冷饮或寒性病症者

芹菜、大白菜、空心菜

 

 

冬瓜、白萝卜、莴笋

可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消除或减轻寒症

寒凉,如怕冷、手脚冰凉、喜热饮的人或热性病症者

生姜、韭菜、蒜、香菜、葱

 

 

辣椒

开胃健脾,强壮补虚,容易消化

各种体质都能食用

黄花菜、银耳、胡萝卜

蔬菜的五味

  蔬菜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不论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是佐料,都会对五脏起不同作用。五味食物虽各有好处,但食用过多或不当也有负面影响,要依据不同体质来食用。如辛味食得太多,而体质本属燥热的人,便会发生咽喉痛、长暗疮等情形。

  

五味

功效

对应器官

禁忌

主要蔬菜

降火除烦,清热解毒

胃病者宜少食不消化

苦瓜、芥兰

健脾生肌,补虚强壮

糖尿病患少食或不食

玉米、甘红薯

补气活血、能促进新陈代谢

多食伤津液火气

大 姜、葱、辣椒

生津养阴,收敛,如胃酸不足、皮肤干燥

多食易伤筋骨

豆类、种子类

通便补肾

多食会造成血压升高

海带、紫菜

利尿、治水肿

 

无湿性症状者慎用

冬瓜、薏仁

编辑本段蔬菜的五色

  蔬菜的五色,即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而五色分别对五脏有不同的作用。各个脏肺之间互相关联,相生相史,如肝太旺伤脾、脾太旺伤肾、肾太旺伤心、心太旺伤肺、肺太旺伤肝,所以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偏食某一色。要均衡摄取,即午餐多吃青、白,晚餐多吃赤、黄、黑,这样可以使王脏都能得到洋养。

  1. 营养与五色

  从营养的角度说五色食物,青色蔬菜中一般富含胡萝卜素,白色蔬菜富含黄酮素,黑色蔬菜中则富含铁。

  2. 五色的作用

  赤色蔬菜:可提高心脏之气,补血、生血、活血。如辣椒等

  青色蔬菜:可提高肝脏之气,排毒解毒。如菠菜、青椒等

  黄色蔬菜:可提高脾脏之气,增强脏肝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如韭黄、胡萝卜等

  白色蔬菜:可提高肺脏之气,清热解毒、润肺化痰。如大白菜、白萝卜、银耳等

  黑色蔬菜:可提高肾脏之气,能润肤、美容、乌发。如木耳、香

 

 1-1 蔬菜类

  1-1-1 根茎类

  (1)马铃薯

  马铃薯又称为洋芋,地瓜,为茄科植物马薯的块茎,原产在南美洲的智利,秘鲁,现在世界各地都已普遍种植,主要在夏,秋季采收,可当成主食亦可当成蔬菜。马铃薯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消炎解毒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和皮肤湿疹等症。可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恶心反胃和皮肤湿疹等症。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磷,铁,无机盐,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食用马铃薯时需注意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平时含量极微,一旦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会急剧增高,这是有毒的生物碱,不慎食入时会造成人体中毒,因此发芽或溃烂的马铃薯不可食用。

  (2)番薯

  番薯又称红薯,白薯,地瓜,山芋,红苕,番薯,金薯,甜薯,为旋花科植物甘薯的块根。甘薯的原产地为美洲,明代时由福建长乐县一位陈振龙华侨在吕宋(菲律宾)发现,甘薯味美适口,且产量极高,是一种很好的粮食作物,而加以移植回中国。蕃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胃,养心神,消疮肿的功能,可用于痢疾,湿热,黄疸症,遗精,淋毒,血虚,月经失调,酒积热泻,小儿疳积之治疗。在民间,常用利用甘薯治疗湿疹,毒虫叮咬,夜盲等症。蕃薯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无机盐,脂肪,维生素A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蕃薯品种很多,一般可区分为食用根茎部及食用茎叶部两种。食用时需注意甘薯在胃中会产酸,因此胃溃疡及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食用。有过敏体质的人生食甘薯后,可能会引起皮肤潮红,出疹骚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发烧,甚至昏迷等全身症状,因此过敏体质的人需注意。而带有黑斑的甘薯可使人中毒,其毒性是由黑斑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是高温蒸,煮,烤均不易使之破坏,误吃生熟黑斑甘薯后,中毒病症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体温升高,甚至死亡。

  (3)大蒜

  大蒜又称葫蒜,葫,大豆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性味温辛,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大蒜含有蛋白质,脂防,糖,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之营养成分。食用大蒜时需注意全身发热,晚上睡不好的人(尤其更年期的障碍明显的妇女,大手术后或大量失血的人)以及目,口,齿,喉,舌诸热病后均忌食。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或慢性胃炎的人,最好不吃,因大蒜可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增多。食用后,若觉得胃部发热,口渴则表示已经服用过量,应减少服用量或干脆不吃。

  1-1-2 叶菜类

  (1)小白菜

  小白菜又称青菜,长梗菜,鸡毛菜,油白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青菜的幼株茎叶。小白菜性味甘平,微寒,具有清热解烦,利尿解毒等功效,可用以治疗便秘,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疾病,内含矿物质能够促进骨胳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菸碱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大量的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保持大便通畅。所含营养成分除了有丰富的矿物质,胡萝卜素,菸碱酸外,另外也有丰富的维生素,糖,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因为小白菜性微寒,对於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亦不宜冷食,而炒,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失营养。

  (2)甘蓝菜

  甘蓝菜又称高丽菜,包心菜,卷心菜,台语叫玻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4世纪左右传入中国,荷兰人占据时引入本省种植,是世界性蔬菜之一。甘蓝菜主茎粗短,于外叶长约10片左右,心叶开始由内向外生出,互相卷抱形成叶球状,天气凉冷叶球愈紧抱成扁圆型。甘蓝菜性味甘平,具有益脾和胃,缓急止痛作用,可以治疗上腹账气疼痛,嗜睡,脘腹拘急疼痛等疾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等成分,其中以维生素A最多,并含有少量K1U,氯,碘等成分,尤其K1U是抗溃疡因子,因此常食用甘蓝对轻微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有纾解作用,适合任何体质长期食用。另外含有一些硫化物的化学物质,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特殊成分,具有防癌作用,其中又以甘蓝菜和胡萝葡,花椰菜最著名,并称为防癌的三剑客。

  1-2 水果类

  (1)番石榴

  番石榴又称蓝拔,拔仔,原产于热带美洲,目前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台湾早在200年前便有种植,当时都种植在来种,至1915年起陆续由夏威夷及亚洲地区引入优良品种试种,加上由实生选拔出一些优良品种。目前栽培品种以梨仔拔,泰国拔,二十世纪拔,水晶拔,珍珠拔等品质较优。珍珠拔果实如梨形,丰满不易软化,糖度10~12度,果肉清脆,风味佳,品质优。为桃金娘科番石榴属植物番石榴之果实,性味甘平涩,具有收敛止泻,消炎止血效用,番石榴的叶,果实可治急,慢性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糖尿病人之辅助治疗食品;而鲜叶外用可治跌打扭伤,外伤出血,或痈疮久不愈合。番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氨基酸等成分。但需注意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及病后体虚便秘者,不可服用。

  (2)枇杷

  枇杷古称无夏扇,又称虚桔,因叶形似琵琶而得名。为蔷薇科枇杷属枇杷的成熟果实。枇杷性味甘凉微酸,具有镇咳祛痰,润肺生津,和胃降逆效用,可用于支气管炎,声音嘶哑,口渴咽乾,乾呕少食等疾病。枇杷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BC,脂肪,蛋白质,钠,钾,铁,磷等成分。但须注意脾虚腹泻者不宜服食,枇杷核仁含有剧毒的氢氰酸,误食会使人中毒。

  1-3 乾果类

  (1)栗子

  栗子又称大栗,板栗,毛栗子,人参果。为壳斗科植物栗子的种仁。栗子性味甘温,具有补肾,强筋骨,活血功能,可以治疗脾虚泄泻,腰膝酸软,腹泻,便血等疾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成分。栗子之鲜品,乾品均供食用。可生食,炒食,煮食,或作菜肴,羹,汤,米粥,糕点等的配料,或炒存性研末服,磨成栗子粉可作糕点,煮糊食之亦佳。但须注意多食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虚湿盛者不宜食用。

  (2)落花生

  花生又名长生果,万寿果,落花生,千岁子。为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花生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等功效,可用于燥咳,反胃,脚气等疾病,所含脂肪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使肌肤润洁细腻之功用,并含有卵磷质和脑磷脂,这是神经系统所需的重要物质,可使人聪明不健忘,花生衣中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等物质,对眼病,口唇炎等症均有疗效。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卵磷脂,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但须注意潮湿发霉的花生米中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能致肝癌。而花生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一次不能吃的过多,特别是发热,胃肠虚弱及大便溏稀泄泻的人更不宜多吃。

  1-4 肉类

  1-4-1 家禽类

  (1)鸡肉

  鸡又称烛夜,鸡肉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肉,是一般民众食用最多的肉类之一,目前台湾地区的鸡品种非常多,一般区分成肉鸡,仿土鸡,土鸡等,鸡肉性味甘平,具有补养,健脾胃,强筋骨等功效,适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肺结核,阳痿,胃下垂等症,其他如胃弱,腹泻下痢,糖尿病,产后少乳等都可用鸡肉温补,有利于恢复健康。鸡肉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肉品,而维生素中所含的维生素B12,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消除烦躁不安。鸡中有骨肉之色为乌黑者,即俗称乌骨鸡,治疗功用较强。

  (2)鸭肉

  鸭在古书上称为鹜,鸭肉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鸭肉性味甘寒,有滋养身体,益气养神,调胃和中的作用。民间常用鸭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对於低烧不退,虚弱少食,大便干燥,水肿不消者尤有补益。鸭肉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维他命B1B2,糖类等成分。但因鸭肉性寒凉,故如因受寒引起的胃脘痛,腹泻,腰疼,经痛等症的患者均不宜食鸭肉,另如阳虚脾弱,外感未清者,也应忌食。

  1-4-2 家畜类

  (1)

  猪肉为猪科动物猪的肉,性味甘咸平,具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之功效,猪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热量大,蛋白质,脂肪丰富,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因此具有长肌肉,润皮肤的作用,并能使毛发光泽。猪肉是中国菜的重要原料,可以做出几百种不同款式的菜肴,是一般民众喜爱的食品。但猪肉含脂防及胆固醇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年老体弱者不宜多食。

  (2)

  牛肉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牛肉性味甘温,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一倍,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健骨之功效。牛肉是低脂肪,它的脂肪含量比猪肉低5倍,而且胆固醇含量低,氨基酸丰富全面,维生素,微量元素也不少,因强身健体功效显著,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也较安全,实为健身食品。但是对患有疥疮湿疹,搔痒者宜慎食。

  1-4-3 鱼类

  (1)鲤鱼

  鲤鱼为鲤鱼科动物。鲤鱼性味甘温,具有安胎,通乳,除湿,利水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咳逆气喘上气,黄疸烦渴,妊娠水肿,胎气不安,乳汁不通。鲤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也多,矿物质,维生素群亦丰富,是一种不易上升胆固醇的健康食品。一般作汤淡食或配上某些中药同服效果更佳。但鲤鱼易有寄生虫济生故不宜生食,对于患有疥疮湿疹,搔痒者不宜食用。

  (2)鳗鱼

  鳗鱼为鳗鲡科动物鳗鲡或海鳗的肉,鳗鱼性味甘平,有滋补,补虚损的功能,鳗鱼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A,维他命E,及EPADHA等营养素,能提供我们生活所需的营养,另外鳗鱼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DHA有助于改善眼睛视力(如夜盲病及弱视),增强学习力,记忆力,促进脑力大幅提升,并有预防早产的功效,EPA有预防心肌梗塞,预防脑血管栓塞,预防动脉硬化等功能,维生素群具有抗老化,使气色粉嫩,保持青春外貌,可加速灼,烫伤的恢复,供给体内氧气,使身体有耐久力,减轻疲劳,钙质可增强骨本,预防骨质疏松症,胶原蛋白则可修补肌肤皱纹,增加皮肤弹性,延迟老化,养颜美容,滋补养生。

  1-4-4 甲壳类

  (1)

  虾是一种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长臂虾科,对虾科或龙虾科动物,海水及淡水中均有,种类繁多,常见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对虾,毛虾,白虾,米虾,沼虾及龙虾等。虾肉性味甘咸温,具有补肾壮阳,通乳,解毒功能,常用来治疗肾虚阳痿,衰弱体虚以及各种疮疖溃破等症。虾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烟酸等各种人体所需之营养成份,尤以蛋白质及维生素A及磷,钙等含量最为丰富。虾皮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诸症。海米通乳作用较强,而虾米富含大量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虾肉对于患有疥疮湿疹,搔痒者宜慎食。

  (2)

  蟹又称黄伯,郭素,螯,稻蟹,毛蟹,梭子蟹,青蟹等,为蟹科动物,有淡水产及海产之分。螃蟹性味咸寒,具有清热,散血,续断伤等功能,对筋骨损伤,疥癣,漆疮,烫伤等都有治疗作用。螃蟹不但味奇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钙,磷,铁等元素。但是螃蟹对于外感寒邪未除之咳嗽便泻,脾胃寒虚或曾患中风者忌用。

  1-5

  (1)

  稻是属于禾本科,稻属的植物,依品种分为粳稻,稻及爪哇稻三类,依米质特性区分为粳米,米及糯米。稻所生产之米称为米,米粒多细长扁平,粘性弱,胀性大,台湾米俗名在来米,粳稻所生产之米称为粳米,米粒粗短阔厚,粘性强,胀性较米小,大多用以制年糕,台湾粳米俗名蓬莱米,糯稻所生产之米称为糯米,米粒形状与粳米相近,其粘性较粳米更强,适用制酒,故又名酒米。台湾于1641年基督教的传教士开始在「佳里」教平埔族人种水稻;1752郑成功的军队带来了更多的米种,如红米,乌米,茶米等,在高屏溪的下游,更开发出一年可以有二次收成的「双冬」水稻;1926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占领台湾后,在台北市的「竹子湖」试种日本的水稻「蓬莱米」品种,其米质柔软,米粒圆滑,产量较多;1960年代之后农业改良蓬勃发展,至今有更多更好的品种及米质特性。米性味甘平微温,有补中益气,补肺气,养胃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疗消渴,尿多,自汗,泄泻等症。米的营养价值相当完整且均衡,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矿物质和纤维等成分,米糠中含有07-3%的脂肪,可提炼米糠油,胚芽含丰富的醣,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食用米类食品时需注意糯米因较黏滞,不易消化,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症者不宜多食。

  1-6 花类

  (1)茉莉花

  茉莉花又称小南强,木梨花,柰花,扶丽,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干燥花,原产印度或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时间已不可考。茉莉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表,利湿,开郁功效,可用於治疗痢疾,腹痛等疾病,并可供用为食品,化妆品香料之原料。茉莉花含挥发油,为其香味之来源。茉莉根性味苦温且有毒可治跌打损伤,须注意以外用为宜。

  (2)丁香

  丁香又称公丁香,丁子香,丁子,鸡舌香,百结花,支解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丁香性味辛温,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芳香健胃,驱风散寒,镇痛镇痉,止吐等功效,可治胃腹冷痛,呃逆,呕吐,慢性消化不良,子宫痛,疝痛等疾病。丁香含有挥发油,香夹兰醛等成分,其中丁香油为临床牙科用为治疗牙痛时常用之药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