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家长记住,勿将中药当西药用!
(2011-06-30 06:09:46)
今天继续与各位家长交流有关孩子用药的问题。在前面我已经多次呼吁各位家长,不要滥用抗菌素,今天我再次向家长大声疾呼,不要滥用中成药。
祖国医学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是基于阴阳、脏腑的理论来辨证施治,对于疾病的治则治法是按照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等。因此,中药方剂是因人而异,随着疾病的变化因时而异,不是千人一方。
但是目前,药厂为了解决孩子服用汤剂困难,按照不同的方剂制作了各种中成药,比如冲剂、片剂、糖浆和丸剂等。这的确方便了家长煲药、喂养之难,但是也为滥用中药打开了方便之门。我们知道,每种中成药都是按照一个基本方剂做了一定的加减制作而成,每个方剂针对一种主要病症。使用之前必须要对症才能服用,才能有效,否则不仅不会治病反而会加重疾病。
我是一个西医的儿科医生,虽然也学过一些中医中药的基本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应用中药的经验。过去我一直将中成药作为西药的一个补充药物来给孩子治病,思路是按照中药西用来开方。近年来我发现中药乱用出了许多问题,才提醒自己不能将中药当西药乱开。现在我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如下:
在儿科疾病中使用中成药最多最滥有如下几个病症:
第一、感冒。在中医看来,感冒常分为风寒和风热感冒两种,前者主药表现为怕冷、流清涕、鼻塞,需要用辛温解表的药;而风热感冒就正好相反,需要用清热的苦寒药。两种方剂完全不同。如果一个孩子是患了风寒感冒,我们误用清热苦寒药,无疑仿佛就像一个淋了雨受了寒的孩子,你又给了他泼了一盆凉水,寒上加上。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的感冒中成药都是清热一类,比如抗病毒口服液、银黄颗粒、感冒冲剂、银翘片等。结果许多风寒感冒的孩子服了这些药,不仅感冒未好,反而加重,伤了脾胃出现了腹泻、纳差等新的症状。这是滥用中药的例证之一。
第二、咳嗽。中医辨证咳嗽也是分为寒、热、湿咳,来辨证施治。我们多数医生和家长不按照这个来开药和买药,结果将中成药当西药止咳药来使用。结果可想而知。这是例证之二。
第三、腹泻。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每年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引起,大多数孩子都是实症,但是奇怪的是用健脾冲剂治疗秋泻的比比皆是。这就违反了中医的实则泄之的治则治法。如果在实症的情况下用补药就会留寇入内,反而延误病情。这是例证之三。
第四、调整孩子体质。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体质是不一样,有阴虚、阳虚、脾虚、肾虚、气虚和血虚等。中药的补药也不尽相同,比如家长喜欢用的人参,就有各种不同药性的人参,使用不当人财两空。所以补药不可乱用。
以上仅仅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乱用中成药的案例,希望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并牢牢记住中药不是西药,千万勿将中药当西药用。如果需要服用中药的孩子,请家长一定请有经验的中医给孩子辨证后再开药或买药服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