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教学设计
(2014-11-07 09:42:5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区域地理(设计与思路) |
《东北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与农业的关系。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已有的知识,说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说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难点:东北地区自然要素和农业的关系。说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说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2.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设计思路】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大量的地理试题选用区域地图作为素材及载体。以区域地图为载体,通过区域地理的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区域地理问题,探讨区域发展方向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即完成高中系统知识的复习,又兼顾初中区域地理复习,做好初高中衔接呢?接下来就在本节课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吧。首先进行东北地区与东北三省的区别,认清复习的目标。高中教材中没有面面俱到的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而是在鲁教版必修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节中重点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分析论证了探寻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措施,而东北地区其他的人文要素多在高中教材中以活动案例的形式呈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重点加强了对初高衔接内容的剖析,用高中的视角重新审视,发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然后针对人文要素删繁就简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做了着重复习,采用高考题剖析,提炼答题方法,案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注重方法指导。而对于东北地区人文要素中的其他方面不再做简单的重复,而是以高考题为引导,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整合,提炼原理和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新闻,恒大粮油宣布上市,首推的产品主要有有机大米、豆油、杂粮等绿色食品,恒大集团将它的生产基地建在了东北地区,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热点新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一生读。
【夯实基础】对照屏幕展示的答案进行纠错,并对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采用自查或者同位之间互查的方式。
设计意图:在课前通过完成导学案夯实基础内容,组织学生对初中内容及与之相衔接的高中内容进行了复习。在课上进行简短的时间预习交流,是为了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互动探究】
东北地区作为一个区域,覆盖的内容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就可能“蜻蜓点水”。所以在内容上做了大胆的取舍,主要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
探究一、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的关系
展示PPT我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提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气候主要包括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引导学生说出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展示PPT东北地区地形图,分析地形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观念。
提示:东北地区地形多样,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西部高原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东北地区地形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结构比较完整。
展示PPT东北地区黑土和黑钙土的分布,说出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强调:东北地区的黑土土壤肥力大,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样也是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设计意图:在夯实基础部分已经对自然地理要素进行了复习,在此基础上探究自然地理条件与农业的关系,学习目标比较容易达成。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条件与农业的关系,为后面探究东北地区农业区位条件打下自然条件的基础。并通过感悟高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做题的思维,深化了学生对高考要求的四项能力的认识。
【感悟高考】.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节选[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7(2)(3)题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设计意图:对高考题进行剖析,主要分四步走。让学生感悟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题的方法,注意规范答题。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学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来解答同一大题中的另一题,训练学生做题能力。
探究二、东北地区农业区位条件
案例剖析:恒大粮油所有产品确保质量均源自大兴安岭生态圈世界黄金纬度产区,恒大粮油基地大兴安岭生态圈包括大兴安岭“岭西”——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岭东”——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河、绥化、双鸭山。
|
畜牧业基地 |
|
大豆、稻米生产基地 |
探究1:结合大兴安岭生态圈图,分析恒大大米、豆油生产基地与恒大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农业类型,你认为农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
|
恒大大米、豆油生产基地 |
恒大畜牧业生产基地 |
|
农业类型 |
|
|
|
区位条件 |
|
|
探究2:为什么恒大会将粮油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建在大兴安岭生态圈,考虑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点拨和小结: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有综合法和主导因素分析法。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剖析,培养学生从微观层面对东北地区进行空间定位,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探究三、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剖析:60多年前,中国为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如今,中国为保障子孙的“吃饭”问题,决心让“北大仓”回归“北大荒”。这场在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区黑龙江省展开的“保粮护湿”行动,诠释了中国注重经济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探究1:“北大仓”为什么要回归“北大荒”呢?
师:“北大仓”为什么要回归“北大荒”呢?北大仓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呢?
生:水土流失、湿地破坏、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承转:看来,北大仓回归北大荒以成为一种必然。
探究2:“北大仓”怎样才能回归“北大荒”呢?从经济和生态可持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性建议。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展示。
生态角度的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采伐,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经济角度的措施: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延长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3、拓展用途,提高农产品价值;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值。
情感升华:有了我们同学们的建议,相信北大荒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看来区域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和经济相协调,只有兼顾两者的利益,才能真正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热点素材的分析,调动学生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质疑反思】
【模拟训练】
【课下作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