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升学名词解释:统招、指标到校、指标统招、择校!
(2012-11-18 11:02:58)
标签:
官网公费第七你能最好杂谈 |
大连升学名词解释:统招、指标到校、指标统招、择校!
大连小升初是分学区的,在对口学区上学的孩子升高中时有“指标到校资格”,初中阶段择校的孩子没有“指标到校资格”,是否择校一次认定。
初中升高中不分学区,凭孩子分数考,上哪个学校一是看分数,其次看志愿。但是初中是否择校对录取有绝对关系-------这就是“指标到校资格”!
共分为以下几类:一、统招
二、指标到校
一、统招:就是全凭孩子的分数考,全市从高往低录。不花钱。统招的孩子择不择校都一样,反正人家能考上,但是这样的孩子只占少数。
二、指标到校:指标到校的也不花钱。但是必须初中时候没有择校(既在对口学区初中上学,中考达到一定的分数的才可以享受),不是全市竞争,只是在本校内竞争。
三、指标统招:收回的名额由报这所学校、且有指标到校资格、目前没有被录取的孩子从高分往低录,录完为止,这就是指标统招。
所以如果你享受指标到校资格,你的分数完全可能比别的学校学生低很多,可是你能录取,他不能。
比如同样是5个24中指标,虽然别的学校孩子的分数比你高,也有指标到校资格,可是在他们学校里高分学生多,没排到报考24中孩子前5名,同样录不上。
四、择校:高中录取时所谓的择校是指统招和指标到校都没录上,达到一定分数以后,拿钱也可以上。
随着我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公布,家长们的疑惑也陡然增多:我孩子过了指标线,为什么还没被录取?指标统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指标统调线比指标线还要高?……对于这些学生及其家长最容易困惑的问题,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作出解读。
问:每个高中的统招分数线是怎么划定的?
答:公费生占招生数的70%,自费生(择校生)为30%。其中,公费生中又分两种:统招生和指标生,比例为3:7。重点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时,第一批次录取的是统招生。统招生录取时,按照考生分数由高到低录取,录满为止,最后被录取的学生分数就是该校的统招分数线。统招录取时完全看分数,不论你是指标生、择校生还是借读生都可以凭分数考上。假设24中招生计划为500人,其中公费为350人,择校为150人,而公费中的70%是指标生,即有245人是指标生,105人是统招生。录统招时,只录前105名,第105名的学生分数即为统招分数线。
问:指标到校分数线怎么得出来的?
孩子过指标线,为什么没有被录取?
答:统招录完,开始录取指标生,这一批次的录取按考生在自己学校内的排名择优录取。例如某初中被分到5个24中的指标,录取时 看全校学生名字,前5名学生中第三名刘xx为择校生,不享有指标,录取时就会录到第六名赵xx。第七名钱xx虽是指标生,可是因为录到赵xx时,5个指标已经用完,所以钱xx没被录取。
指标到校的分数线,各个初中学校各不相同,同一重点高中录取的不同初中学校的指标生最低分数差控制在30分以内,也就是最低(差)学校的指标分数线,和最高(好)学校的指标分数线应可差30分。
问:什么叫指标统调?
为什么指标统调的分数线会高于指标线?
答:指标统调又叫指标二次分配,将部分学校没有用掉的指标收归市里,再把全市有指标的学生进行排名,由高到低录取,录满招收指标生的数额。这个分数线即为指标统调分数线。
一些热点初中的学生成绩相差小,就会导致部分成绩很高、是指标生的学生却没被录取。在指标统调过程中,这类学生在全市排名靠前,就容易被这一批次录走。
指标生录取为校内排名,指标统调为全市范围排名,因此,统调的分数线会高于指标线不奇怪。
问:为何有的高中择校分数线高于指标统调分数线?
答:统招生和指标生都录取完之后,开始录择校生,这一批次是把全市低于统招线的所有没被录取的学生排序,由高到低录满为止。按照1问中的事例,假设24中择校生招生计划为150人,即在所有报24中择校志愿的考生中录前150名。如果择校录取分数线为620分,则刘xx就没能录取,即使自费也没有资格。
之所以有高中择校分数线高于该校的指标统调分数线,是因为热点初中的一些好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统招志愿报的是最好的高中,而择校志愿报的是稍差一点的高中“兜底”,这类学生虽然分考得很高,却因为竞争激烈未被统招批次录取,却被稍差高中的择校志愿录取,这些高中可以算是“捡漏”,因此它们的择校分数线就有可能高于指标统调分数线。
更多教育资讯请浏览科苑学校官网:
http://www.keyuanxuex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