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教师在磨课、研课教研中成长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一、
集体磨课、研课提出的背景
本学期,针对教研活动存在肤浅、不扎实的问题,学期初,我们制定学校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时,特别提出:“以年级组为单位,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具体负责,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让每位教师在磨课、研课教研中成长,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评课,对于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级老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它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评课的过程是对课堂教学透彻地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它可以促进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通过评课,及时与教者认真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对其他教师的教学也会起到积极的启迪和带动作用。总之,评课有利于端正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有利于新课标精神的贯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我校校本教研实际做法。
二、集体磨课、研课具体事例描述
开学初,学校确定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有关磨课、评课的讲座,让每位老师都学习到应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评课。
评课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
紧接着,学校对本学期教研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每个年级组出两节公开课,语文是双课时教学,数学是同课异构,综合组课型自定。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组内磨课,第二阶段为学校优质课赛讲。
组内磨课最少两次,要求组内每个人都得出谋划策,集体备课,组长做好记录,选出35岁以下年轻教师登台讲课,讲完课后进行认真磨课、研课,也做好相关记录,没有参与磨课、研课讨论发言的教师在年终考核评价中讲课这一项不计分。
校内赛讲,各学科组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教育梯队进行打分评价,评出等级,进行奖励。
不论是教研组内,还是学校,每次磨课、评课,气氛和谐,氛围融洽,老师们经常为了一些问题(如就“学生朗读课文时出现漏字现象,应该及时指正还是让学生继续读下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很有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的架势,值得肯定。评课教师也能恰当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积极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努力探索改正的思路。
三、集体磨课、研课的成效
在磨课、研课过程中,我们的关注点不在于执教老师最终上课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在研讨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老师都在参与,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活动结束后,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磨课、研课教研活动,是促进师生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1、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新课程理念。老师的教学思想更加明确,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都有了可喜的提高。
2、改进了教育、教学的方法。广大教师自觉投入到课改活动中,教师注重在课堂中发现教学问题,学习方法的指导,关注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
3、培养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研究精神。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惑,相互提供教育教学信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切磋,同伴互助的方式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解决了教学实际的困难,又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了解,体现了团体合作精神。现在教师争着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带到集体教研中共同研究,共同解决。
4、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5、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
五、问题及思考
1、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教研相冲突,教学研究与课时相冲突,要更加合理安排。
2、如何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问题,提炼为主题意识还有待加强。
3、理论的学习与指导要继续加强。
4、要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善于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