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几位文艺界政协委员在2022年两会上关于德艺双馨的发言,比较朴实但不深刻没说到点子上。
“德艺双馨”是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技艺都非常优秀,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一般用来形容从事文艺工作的人。简单的说,就是品德高洁,技艺精湛。台上台下,戏里戏外,口碑名声与形象地位相匹配,做人与演戏都受人尊敬。
德艺双馨的目标,就是“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
德艺双馨的要求,就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
要做到德艺双馨,靠激励和鞭策的制度体系和奖罚分明的动力机制。中老年文艺工作者是德艺双馨的目标人物,对其中的优秀分子要通过影视剧的大奖途径给于荣誉称号和奖项鼓励,要奖的心动,让青年演员向德艺双馨者看齐。对于违规违纪失德的艺人,要建立退出机制,罚的心疼。官媒平台应该对广大人民群众肯定的好的作品和德艺双馨的演员及时宣传表扬,自媒体平台主要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有了德艺双馨的导演和演员,文艺复兴就有了人才保障,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群众文艺、艺术教育等领域就会取得长足进步,我国文艺事业就会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