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猪爱说悄悄话

(2011-08-03 17:16:00)
标签:

育儿

分类: 吾家有女(3)
http://s10/middle/81eb791fha996786824e9&690

 

  记不清从哪天开始,小猪爱上说悄悄话了,稍有点隐秘的事情(她自我感觉)她就会让我俯下身子,然后她将小嘴巴对准我的耳朵:@#¥%*&。大多情况下我什么也没听清,但总也要配合一下,于是我便假装赞同或配合她的样子。

  如果真要寻根究底的话,这可能与某一天我给她讲小秘密有关,模糊的记得,有一天我悄悄的告诉她:小猪啊,这是妈妈和你之间的秘密,咱谁也不能告诉啊。可能真是从那天开始,小猪的悄悄话就开始燎原了!
  记得说悄悄话的初始阶段还确实有秘密可言的,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位跛脚走路的人,小猪悄悄的趴在我的耳朵上问:“妈妈,这个人走路怎么这样啊?”

  由此可看,小猪还是能懂得别人的缺点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宣传,作为秘密还是可以一问的。

后来,小猪的秘密却越来越多了,和小朋友闹别扭,对别人有意见,和爸爸起纷争等等情况,她都开始以小秘密的方式向我倾诉了,这个倾诉的方式就是爱说悄悄话。

  不过随着小猪悄悄话范围的扩展,我发现这家伙的秘密越来越自我了。

  比如上次在小姨家,小姨有时会很自然的让小猪帮忙给妹妹拿个杯子玩具等东西,我也很自觉主动的帮忙做些家务。小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终于有一天她告发了。她先将双手做成喇叭状,然后趴在我的耳朵上:“妈妈,你说小姨为什么总让我们干活啊?”我一脸惊愕,她又做进一步解释:“小姨总让我给小妹妹拿东西,小姨还总让你做饭啊!”小猪挺喜欢妹妹啊,和小姨一直玩的也特别开心啊,原来这家伙的心里有一笔账啊!

  周六去姥姥家,姥姥让小猪帮忙拿一根桌上的香蕉,小猪有些不满意,又皱起小眉头,趴在我的耳朵上:“妈妈,我又不是姥姥的宝宝!”(言外之意是只有宝宝才能替妈妈做这些事)这想法?真是让人郁闷啊!

  昨天和囡囡姐姐闹矛盾,都来告状,小猪技高一筹,不争不抢,只是趴在我耳朵上:“妈妈,你别听囡囡的,你也别听我的,你只听你自己的啊!”

  据我观察小猪只爱跟我说悄悄话,平常家里只我们三口人,但小猪也总爱悄悄的发表对猪爸的看法,那次猪爸的声音有些大,这家伙顺势又趴我耳朵上:“妈妈,你别告诉爸爸啊,你看爸爸又长脾气了呢!”

  小猪爱上说悄悄话,至少有这两点可以证明:

  1、小家伙懂得了有些小秘密是不可以大声宣扬的。(上次小弟遇到了麻烦,我们姊妹几个商量不告诉妈妈,回家的路上,我特意嘱咐小猪有个属于我和她和爸爸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姥姥,并且把这个秘密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她,小猪真的只字未提呢)

  2、爱跟妈妈说悄悄话,这也足以证明妈妈在她的心里是最值得信赖的人,我得到了女儿的信任,我是幸福的!

   不过小猪悄悄话的内容还是让我心里犯了一些嘀咕:这孩子把自己和别人分的这么清,是不是过于自我了呢?

   于是我又对照了一些孩子的34个敏感期,这么一看,我还真又找到了一些答案.

 1、小猪应该正处于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4岁

  特点: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建议:此时期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学会观察入微的好时机,带着疑问和想法去认知世界,再好不过。

 2、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1岁6个月-3岁

 特点: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现: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地孩子们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觉,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现的年龄2-3岁。虽然小猪已经接近四周岁,不过这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仍正在形成。

  建议: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事项: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过程.

  自我意识是我认为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因为我们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未来是不是很强大,这样一个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证这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就等于保证了这个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人格的和谐和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这样一个能力。

  自从对孩子的敏感期有所了解,现在对小猪的一些行为我已经不再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评价,我知道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人性的秘密,尽自己所能去发现,去引导,要想教育孩子就先试着去了解他们,然后才能教育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