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丽的教师——采访永中二小王松桃老师
(2012-11-22 20:33:32)
标签:
最美丽后期制作角色党员来做杂谈 |
【访谈目的】
1、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新教师做好教师角色定位。
2、新教师更多地传承优秀教师的经验,又好又快适应教师角色,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3、通过采访优秀教师,了解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更好地做好新教师的职业规划。
【访谈时间】
2012年10月15日中午。
【访谈地点】
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二小副校长办公室。
【访谈方法】
通过聊天提问,记录要点,录音并拍照留念。
【访谈人物】
王松桃,男,中共党员,现任龙湾区永中二小副校长,是具有21年教龄的优秀教师职称是中学一级,在学科传授和班主任工作都具有很多经验,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如龙湾区首届“孺子牛”奖,省领雁工程校长培训班优秀学员,海滨街道“优秀党员”,“四五”普法区先进个人,龙湾区先进教师等。
【组员分工】
访谈主持:王思思
访谈记录:姜鹏麟
拍
后期制作:王思思
【访谈记录】
感谢王校长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让我们做这个访问,作为新教师任职以后有太多要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借这次的访问机会向王校长学艺,希望王校长能不吝赐教。
1、【问】:王老师您好,首先先祝贺您获得了“龙湾区2011年教育工作先进教师”的荣誉称号,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获奖感受吗?
【答】:对这个荣誉称呼的获得我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比我好的老师比比皆是。我主要是脚踏实地,尽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事做好。
2、【问】:您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当初您怎么会想到选择走上教师岗位?
【答】:(1)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我而言,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把它当成事业来发展。(2)我当时是很羡慕老师这个职业。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数学老师,他上课上得很潇洒,基本上不看书,拿两只粉笔进去,一节课就能够完成了。我觉得这位老师有这样的魅力,所以我当时考大学的时候分数也并不高,在温大和温师院两所学校选择的时候,我就选择了温师院。
3、【问】:在您刚任教的初期,您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是最让您困惑的,又是怎样解决的?
【答】:实战经验。因为我们学校里学过来的内容和实际衔接不起来。我实习是在温州十二中,当时学校的学生是比较优秀的。我到达第一所学校是沙城中学。沙城中学有些学生很调皮很调皮。我们一到那里一上课就觉得是第一个,和学生的沟通,还有一个我们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像这些方面是很困惑的。我主要是向老教师学习,去听他们的课,遇到什么问题就和他们交流,这种问题他们应该怎么解决。这样慢慢去摸索,然后呢,和学生要尽量和他们沟通。当时我们想到的就是和学生打成一片。因为我当时第一年教初中,因为我师范毕业直接去初中的。
4、【问】:对于刚刚走出大学这个象牙塔并成为新老师的我们,如何才能尽快实现大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像您一样的好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呢?不管是教学上还是其他方面
【答】:第一,要尽量适应环境。第二,心态要放平。因为我们的想象是很美好的,其实到了实际环境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心态一定要放平。第三个是要尽量摸清学生的想法,和他们打成一片,尽量和他们沟通,要多沟通。第四,有些时候考虑问题要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学生,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有什么感觉。第五,在细节上要下功夫。
5、【问】:学生有的时候会很皮,甚至于很犟,不愿意改正与认错。如果这样的情况让老师忍无可忍,您会怎么去处理?
【答】:这个就需要你们耐心地去和学生沟通。要听他们讲,先要静下心来,问他们原因,要以理服人。96年,我调到永兴中学,我带的第一个班就是二年级的一个班,当时这个班的班主任纪律管不下去了,我去管理起来的。那时候班级里有8个问题学生,号称“八大金刚”,上课睡觉,不睡觉就讲话,下课就打闹。当时我第一是和他们讲,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第二是去他们家里了解家庭环境和背景。第三是和家长沟通。像这样,我们要尽量把他们的优点,再皮的学生也有优点,我们要把他们的优点找到,然后以优点去克服他的缺点。好的地方要尽量放大去表扬,缺点要尽可能地缩小。这样的话,学生就会理解了,那么他就会改地很快,他的转变会很快的,我们要有耐心。
6、【问】:有人说教师职业非常单调枯燥又很辛苦,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并以怎样的精神坚持下来的?
【答】:其实你把教师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话,应该是不单调、枯燥的。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它是教书育人,这里包含的内容很多,要从多方面考虑。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多想想自己的成就感,这样就不会枯燥了。
7、【问】:在您的教职生涯中,有没有一个学生或者一件事情让您印象深刻,对您影响也很大?
【答】:我在永兴中学时,有一个学生,平时很认真的,突然有一天过来和我说,他不读了。后来知道他爸爸逝世,妈妈离家出走,家里穷,住在外婆家。我说这个可以解决的,发动学费减免,班费补贴。他说,这样也只能解决我初三,高中还是解决不了。我对这件事情进行思考,这样一个有潜力的学生,就辍学了。后面我去联系他外婆,外婆也流着眼泪,说没有办法。后来,我一直在深思,有没有一个社会机构可以帮助这样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