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有撞死骨,行人皆茫然

(2011-10-19 10:54:18)
标签: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一个震撼这个国度的新闻,主持人第一句台词是:以下这段新闻,有小朋友再看的话,请稍稍回避,或大人辅导看。我很费解,我们的教育无处不在,阻挡着孩子们从小面对真实现实的能力,而这则新闻却讲述着一个小女孩在两辆车的轮胎上被碾过,又历经十八位路人的袖手傍观,我想知道,做新闻的有什么资格让我们的孩子回避这个真实且黑暗的国度?难道要让那些毫无良知的老师们继续用违心的话告诉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的社会有多么的光芒、正值?
  这则新闻,看过后我内心中也是充满了愤怒,但却不会像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样单纯的去质问这个国家的公民素质在哪?这个国家的公民同情心在哪?而更应该着重的去谈谈这个女孩的悲惨命运究竟是在怎样的社会潮流下丢失了青春年华?更应该斥责这个国家的公仆们将这片土地践踏成了什么样子?更应该痛斥法律为什么从来只局限好人?而无法局限坏人?从而使这个民族于是便具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念更加深刻,深刻到对于自己民族的儿童都没有一丝的同情心?为什么媒体要用道德棒来诉说这件事?这难道就是对悲惨即将死去小悦悦的愤慨吗?为什么不直接面对现实,依然要满街绕圈跑呢?

    这个国度与生俱来的中国式侥幸心理无端残骸了多少条本不该死去的生命?小悦悦的命运真的只能在两辆车的车轮下断送青春吗?这种中国式侥幸心为何面对法律可以肆意的亵渎呢?那么仅仅以侥幸心就可以化解那些肇事司机了吗?不会,还有这个国度公信力的丧失,这个国度法律的苍白,这个国度因为主旋律的特色而造就人们生来便被父母教育要学会别让同情心泛滥,否则会死的很惨。
  关于小悦悦这件事上,我不想像某些“砖家”们一样去挥动他们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挥动的道德棒,我也时刻明白小悦悦的悲剧本就是社会道德沦丧的必然产物,但我已经对道德这个词感到乏味了,不想再去说了,为什么就不能谈谈这个国度没有执行力的法律在一部分人的亵渎中,将整个社会带向黑暗,甚至说这个社会本就从未从黑暗中走出来过。
    作为法律最完善的国度,执行力却是一个烂机器的国度,公信力的丧失才是道德沦丧的根本,才是最大的危机!古代王朝虽是封建主义,倒还是能看出忠臣与奸臣的面貌,而我们在世界最高端的社会制度下却只能看到奸臣满山,忠臣几乎绝迹,公民们便在这种法律制裁好人的机制下,好人越来越少,坏人越来越多,冷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道德,以前或许有这个词眼,但是在当下社会,抱歉,这个词眼已经消失殆尽,所有被道德棒挥打过的事件最终都将不了了之。公信力丧失,成为中国式最大危机。

    法律,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国度是一个被肆意践踏的词汇。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如草芥一样被摧残着。人性,在这充满光芒的高级社会制度中被扭曲着。还有许多,被人们推崇至高的道德,那些挥舞着道德棒挥打这个民族所有人,却从不敢面对现实,现实中那群绫罗绸缎,朱门酒肉的人们掌握着他们的生命。

       (10月21日早上得知,小悦悦已经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