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省优秀青年初中语文教师高级研修班跟岗总结

(2017-10-28 21:02:16)

时光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我们在广东省实验中学的跟岗学习即将结束。九天的学习,省名教师丁之境老师毫无保留地进行了全方位指导:专题理论学习、多种课型展示、上课说课实践、精辟有效的点评、各地教师的交流、各具亮点的每日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投入,深入思考,共听专家讲座4场,听课评课10节,听说课4节,说课1节,建立个人博客并完成每日的跟岗日志,撰写学习总结。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在短短数天内给我打开了一扇专业教育技术的新大门。

一、     教研合一,规划教师生涯

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优秀教师是怎样的人?优秀教师是怎样练成的?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进入到教师队伍的第15个年头,在跟岗一系列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下,我开始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在省教研员冯善亮老师的“教师个人职业规划”中提到,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将会决定你教师生涯的发展。教师发展有4个阶段,新手:获得经验,学会教学。熟手:发展策略,熟练教学。能手:形成特色,高效教学。专家:创新理论,创造教学。理念决定行动,在省实语文教师队伍中,看到教师团队的阶梯式发展,挂牌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的就有丁之境老师和楚云老师两位,团队还有教学教研的中坚力量,迅速成长的年轻教师。这支队伍在各级的教学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如果说冯老师的讲座对我来说是醍醐灌顶,那么省实教学团队就是一个践行的团体。这也明确了我的未来的发展:成为一个教研合一的优秀教师,而如今,我已经在路上。

二、     治学严谨,形成个人风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我们本次跟岗的导师,丁之境老师以他端正的品格和高超教学技能,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在跟岗之前,丁老师早已名声在外。《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课、《愚公移山》文言文课、《答谢中书》教授课,有声有色。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科学引领,做出了大量的课题成果。主持广东省教师工作室,带出了大量优秀的省内教师。在跟岗这短短几日,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丁老师高超的教学引领本领。丁老师执教的《论语十二章》,从文字到文学,最后深入到传统文化。《朝花夕拾》导读课,关注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及时指引。《初中文言文“四文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体现了一线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尝试和示范。丁老师的课堂,正如他的为人,返璞归真,质朴自然。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华丽辞藻,课堂上只有自然流畅的表达,深入文本,挖掘引导,抓住学生发言中的关键信息,点石成金。怎样的老师才能做到这样?必然是一个能够潜下心来细读文本的有心人,一个安安静静做学术研究的语文人。

更让我感动的是,虽然我们只是跟岗的短期学生身份,丁老师对我们毫无保留地进行点拨、评课、指导,发自肺腑地分享他个人的专业成长经历,鼓励我们一定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走好专业发展的道路。

从他的身上,我受到了鼓舞,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沉得住心神,更要下得住苦功,治学严谨,才有可能形成个人风格,一路前行。

三、日积跬步,踏实千里前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向名师靠拢,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行动。不迈出最初的一步,永远只能停留在原地。

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我做了种种以往疏于开始的尝试。我跟着楚云老师的团队参与课题,执笔沉静撰写论文,克服心理压力承担公开课,大胆参加各类的学术团体,积极参与各级别的专业技能培训。这些尝试,让我在这三年里成功地迈开了步子,走出了以往的藩篱,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越往前走,过程是艰难的,但哪怕是爬行,也是一种前进。

这次的跟岗学习,它又再次开阔了我的视野,我才发现,原来有很多专业理论的书籍,我没有涉猎。有很多已经走在全国教育前列的专家理论,我没有接触。有很多精彩经典课例,我从未了解。有很多新的教学尝试和方式,我还需接纳。

接下来,怎么做?

看,去选择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理论书籍慢慢研读;学,搜索名师大家的理论尝试钻研;听,从前人的讲述中了解经典课例;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会创新。

这就是跟岗学习带给我的启发:当越是了解,就越是发现自己有很多不了解!

 跟岗学习即将结束,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个结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当我带着这些感悟与收获,重新返回教学岗位,我要做的,将会是更多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