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华大学焦三牛升任缺乏民意认同校园 |
分类: 热点评论 |
新闻事件:
“1989年出生,2011年7月工作,2011年12月升任副县级领导......”近日,网友在华声论坛、天涯等网络社区爆料,称甘肃省武威市出现了一位“火箭式”干部,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在参加工作仅半年后,即升任该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县级领导)。
情心雨海/评论:
当人们看到“参加工作仅半年后,即升任副县级领导”这样的消息时,众人惊呼:这也太狠了吧,刚工作就当副县级领导?
清华毕业生焦三牛,参加工作仅半年后,即升任甘肃省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面对网友的惊呼,试问,这一“火箭式”升迁事件折射出了什么呢?
首先,公众对这种“火箭式”升迁理由并不知情,升迁缺乏透明度
也许清华毕业生焦三牛确有过人的才能,但大多数民众并没有看到他的才华;也许所有的程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也没有违规,可是,公众对这种“火箭式”升迁的理由并不知情。
一段时间以来,“火箭式”升迁的年轻干部备受质疑。据报道,清华大学2010届毕业生焦三牛,参加工作仅半年,即升任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有人惊呼,“这也太狠了吧,刚工作就当领导。”和其他同类事件一样,武威市委组织部的回复也是“合乎程序”。
笔者不怀疑这种“火箭式”升迁程序,但不妥的是,这种“火箭式”升迁缺乏透明度,公众对这种“火箭式”升迁理由并不知情,
其次,这种“火箭式”升迁缺乏科学性,违反相关规定
笔者不得不承认,像甘肃武威这样的西部边远省区,要吸引名校的高材生,若非特殊待遇还真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无论怎样,“火箭式”升迁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若依《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拔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对照可知,焦三牛的半年工龄明显差之甚远。
即便清华毕业生焦三牛的确有过人的才能,但这种“火箭式”升迁,似乎缺乏科学性,让违规录用,暗箱操作有了可乘之机!
消息一出,引起公众的极大质疑,网友皆呼,“这也太狠了吧,刚工作就当领导,怎么回事啊?”在这些质疑的背后,实质是这种“火箭式”升迁“缺乏民众的认同”。
要知道,无论是哪一级的干部,都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领导干部需要与民沟通,干部选拔机制也需要引入公民参与。只有民意认同在前,才能选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而不是采取“火箭式”升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