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曾亮相央视《百家讲坛》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近日做客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谈及时下中小学喜欢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习感恩,她表示反对,称“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不就是把我们推倒的东西又捡起来了吗?这种愚孝,已经在鲁迅时代被推翻,为何现在还要去捡起来呢?孝道本身是什么?洗脚就是尽孝吗?我不这样认为。”(8月21日《广州日报》)

给父母洗脚为何被烙上“愚”印
笔者评论:
笔者想问:中小学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习感恩,何错之有?给父母洗脚怎么就被烙上“愚”印?孩子给父母洗脚是愚孝吗?
孩子给父母洗脚,远非锻炼孩子这么简单,而是孩子与父母心灵沟通的良好契机,也是相互关爱的体现。是对子女的感恩教育,感悟父母的辛劳,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子女,给自己的父母洗洗脚,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但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却说,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不就是把我们推倒的东西又捡起来了吗?这种愚孝,已经在鲁迅时代被推翻,为何现在还要去捡起来呢?
我们的这位“牛X”教授,说给自己的父母洗脚是“愚孝”,简直可笑到了极点,甚至搬出了文学、思想泰斗鲁迅。笔者认为,鲁迅那个时代批“愚孝”,是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是为了推翻“孝治天下”的封建文化。
但如今的时代,这样的背景已不复存在,倒是家庭关系的松散和亲情的淡漠,越来越成为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以鲁迅反“愚孝”来反对洗脚,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蒙曼教授不仅错误理解了孝,更错误理解了鲁迅。我们要知道,鲁迅自己就是个孝子,尤其是生活上,对母亲的照料相当细心。
什么是“愚孝”呢?现代社会的解释是,“愚孝”是让子女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来满足父母的需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配偶及孩子的利益,一味地对父母做出牺牲。但给父母洗脚,应该不包括在里面吧......
子女敬爱父母,长辈与晚辈互尊互爱,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学校提倡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为什么会遭到蒙教授的批评呢?问题并不在于洗脚行为本身,而是“洗脚”似乎变成形式主义了。说实话,笔者很反感眼下一些学校蜂拥出现的洗脚感恩教育。“孝”原本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教育形式一旦简单化、平面化、形式化,就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成为民众的笑点。
中小学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习感恩,何错之有?当然没错,但“洗脚”变成形式主义就是一种可悲、无知的错误了。不论怎样,都不应该将“孩子给父母洗脚”烙上“愚”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