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残疾儿童康育院位于青浦华新镇一座闲置多年的中学校舍内,这里墙壁开裂脱皮,办公室陈设简陋,还有一些教室因天花板脱落已无法使用。负责人孙华衣着过时,和女儿住在院内一间破旧的房间里,完全没了几年前身为全球化工龙头企业中国总代理时的风采。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许多脑瘫和自闭症患儿的巨大变化,恐怕没人相信,这是一所颇有成绩的康育院。昔日身家丰厚的孙华已经卖出7套房产,借债投入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历经多次危机仍痴心不改。
为女儿投身康复事业 与很多半路出家投入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女性一样,孙华也是从四处奔走为女儿求医开始,逐渐走上创办康复机构,帮助更多同病相怜家庭的道路。
1997年,孙华的女儿出生不久先后被发现脑发育迟缓和自闭症。丈夫无法接受残缺的女儿,在孩子3岁时离开母女俩。孙华从此独自为女儿撑起一片天空。
求医时,孙华发现山西一家医院康复治疗颇有成效,便牵线搭桥促成它与上海一家医院合作,把女儿送进去,与几十个脑瘫孩子一起治疗。2003年合作骤停,孩子们没了去处。看着家长一筹莫展的焦急神情,孙华毅然放下手头几家企业,卖掉一套房产作为启动资金,成立华新康育院,与山西这家医院合作,为孩子们找到一个新家。
勤奋苦学明显见效 凭一己之力创办康复机构,困难自然很大,家底丰厚的孙华也遭遇三次生存危机。
第一次是2004年底,双方合作因种种原因突然终止。限于法律诉讼期间种种限制,直到2006年官司宣判后才陆续收治病人,其间康育院没有任何收入。她一面继续卖房筹资,一面四处取经。起初,她出资送护理师外出进修,然而,因为工资低,护理师平均半年就会跳槽一批,她不得不自己上阵。去澳大利亚医院“偷师”时,零基础的她想了个笨办法,先把医生的操作步骤记在心里,跑到停车场的汽车里,让等在车里的亲戚把她依样画葫芦的动作拍成录像,再返回医院重新观察纠正差错,直到全部拷贝不走样为止。
孙华把国内外许多方法搬回华新,通过中西医结合,让患儿取得明显进步。一个5岁自闭症患儿无法控制情绪,来华新前连续一个月几乎无法入睡,经过放松性按摩、全身针灸、关节挤压、全身重压等治疗,当晚就能睡着了。有一个孩子经过一个月康复后去医院复查,医生看着报告大吃一惊:“一些身体机能已超过正常孩子!”
历经打击仍不言退缩 华新名气渐响,病人慕名而来,一些专家义务提供帮助,也有面包新语、青浦区团委、青浦区妇联等爱心单位捐助食品及设备。然而,孙华体谅残疾儿童家庭,治疗收费很低,前几年每人减免30%收费,现在也常给一些经济困难家庭部分或全额减免。尽管她已经卖出包括别墅、酒店式公寓在内的7套房产,还借债,但康育院仍入不敷出,常发不出工资。
有段时间,孙华常被治疗师在治疗室里或吃或睡的懒散场面气得说不出话。去年9月,康育院正步入正轨,治疗师却集体跳槽。她招聘了一批人,春节前后几乎又走光了。这两次危机让孙华的信心遭到沉重打击。不过,所有孩子都没走,家长的信任让她感到既是责任也是动力,在短暂调整后,倔强的她又一次振奋精神,将康育院重新张罗了起来。
最近,在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指导下,她调整思路,带着孩子们一起接触社会各界,争取到不少爱心人士帮助,残福会最近还计划为此设专项基金。“六一”这天,华新镇一位热心女士带着全家来看她资助的孩子。原本无法清晰吐字的6岁男孩经20多天治疗后,可以说清楚很多语句,大家喜出望外,觉得1000多元捐款捐对了地方。(原文来自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