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良晖先生谈顺德书法

(2013-03-31 17:24:12)
标签:

育彦书画学院

分类: 书画资讯

    2012年11月6日,顺德书法提名展在北滘举行,这是顺德书法家协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员作品展,100多件榜书作品,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出现在公众视野,令前来观展的各方人士眼前一亮。顺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饶林海评价此次展览“充满了激情和创意,水平很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纪光明则认为,顺德可以借此机会乘势而为,打造顺德乃至广东的书法基地。以此为契机,笔者采访了从顺德书协初创便任主席、引领书协发展20年的李良晖先生,听这位大半生都在弘扬书法艺术的老人如何理解这门他挚爱的艺术,他又是如何评价顺德书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
http://s11/mw690/81c9c836gd9e590dbc01a&690
  胡灼渠

    政府成就书坛盛事

    李良晖先生说,此次展览的初衷是检阅书协会员创作大作品的技艺和气魄,了解清楚自己的底气,日后有机会到外地进行交流,以更好地擦亮顺德的文化形象。纵观展览的整体风格是立足传统稳健中求新,不少作品较好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宏博襟怀与中和气象,表达了书法家良好的人个涵养。
    但他表示,这样的展示,更多的是为了向行家请教,希望得到各界的批评和建议,以促进顺德书协的发展。
    李良晖说,这个展览的最终促成,会员积极参与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北滘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协助,除了提供场地外,更解决了他们以往筹展最头疼的经费问题,所以说这次展览的成果是政府与书协共同创造的,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发展文化事业的坚定决心。

    书法首先是文化 

    “书法有何用?”李良晖说,“目前为止,跟我学书法的学生(注:李先生教授书法近50年时间,学生数以千计),没有一个有刑事记录,算是对社会的和谐作贡献了。”浅浅一句道出了书道的精神之一,即修心性。
    他认为书法能体现人的精神世界,除了流露作者的个人修养、学识,还能表达社会时代背景等深刻内涵,因而发展书法的深层意义是引导社会意识流向,而非把书法分离出来作为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比如王羲之写《兰亭序》,如果没有魏晋时代那种社会安定祥和的环境,谁也不可能有心情‘曲水流觞、呤风弄月’,在杜甫时代只能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悟而不能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体会。”
    因此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书法首先是文化,然后才是艺术,不应将书法孤立地艺术化,从事书法艺术的人,首先是文化人,要有深刻的人文意识,包括对社会、历史、国家和民族的整体认识。
                     http://s2/mw690/81c9c836gd9e580a66771&690 
 梁季明

   年轻一代书法家 在顺德崭露头角

    李良晖说,顺德书协的自我定位是群众文化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在每年的“文化下乡”中是最活跃的团体之一,同时也热心社会事务,区内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常见会员亮相,在顺德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目前顺德书协有会员220多人,其中省书协会员70多人,全国书协会员12人。
    而据笔者了解,顺德书协中有擅狂草的,如陈坚樵,其书体动静结合,粗看似乱石铺阶,细看却章法森严;有以行书见长的,如梁季明从小楷入手,兼善汉简、精研二王,其作品面貌秀美飘逸;而胡灼渠则以魏碑龙门十二品入手,形成气势磅礴的风格,字如刀凿斧劈;胡锦秋则是顺德最年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专攻篆刻,当代意识较强,各种流派兼收并蓄,极重秦砖汉瓦的吸收,精研甲骨文、金文等。
    “部分年轻会员的成长与外出求学不无关系。”李良晖说,如彭建生以小楷见长,初时精研欧体,而伦教街办破天荒支持他去北京中国书法院学习,转攻二王和魏晋时代的碑帖,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使到他脱胎换骨。
    李良晖说,能够扶持年轻人走出去,首先是他个人得益,最终也得益于社会、回馈社会。如彭建生学成归来,坚持深入基层去学校示教讲课,并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几年来迅速提升了当地学生的书法水平。
    顺德另一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谢汉仁,本身小楷的功底深厚,曾经自言“封笔十年”,其间专心修炼,不参加任何书法活动,一度消失在书坛之中,后来到北京深造转益多师,深研“二王”,一路坚持,终自成一格,其书体潇洒自如,神圆气足。
    据了解,童汝嘉也是在多年的基层实践之后去北京再次深造,在书法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的书法帖味浓郁,线条优美,温文尔雅。
                         http://s12/mw690/81c9c836gd9e580c96acb&690  
童汝嘉

    与周边比20年昔盛而今弱值得顺德人深思

    作为一个县区级的小地方,能有12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良晖认为也算是省内比较难得的力量,但横比周边县市蓬勃发展的书法事业,顺德却是相对落后的。在过去十年间,周边地区书法事业进步明显,特别是东莞,据了解,2010年东莞书协就有会员700多人,创作基地4个,培训基地2个,省级会员268人,中国书协会员45人,其整体力量是顺德无法相比的。“但二十年前,他们要比顺德差很多”李良晖说,二十年间造成的差别,实在值得顺德政府以及书法界同仁深思。
    这种差别还出现在与南海、三水等同级区域的对比之中,当年顺德书法枝繁叶茂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式”。“现在看着周边城市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只能感觉无奈!”他说。
    以他个人对顺德书协的多年深入了解,李良晖认为顺德的会员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所缺的是眼界、胸襟,和对外面大环境的认识,欠缺采风、交流等进阶活动。
    他说,能够“走出去”学习的毕竟是少数,退而求其次“请进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经费仍是头等问题,“这次梅墨生来到顺德,(我)都不敢招惹他过来”。
    多年前李良晖曾夸下海口,“只要有稳定的资金扶持,有信心五年内把顺德的书法事业搞得蓬蓬勃勃。”时至今日,他依然有这样的想法,这也是他对未来的希望。“虽然开始得益的是个人,但最终都会通过社会活动回归社会”他说。
童汝嘉
【对话】
    问:名家写榜书是否更容易?
    答:创作一般的作品,对老一辈的书法家是没问题,但创作大作品,不管有多老,对谁都一样,不行就是不行,与名气无关。启功先生的书法很出名,但可以想象,如果用他的字来写“天下第一关”,则太过显瘦,严重影响天下雄关的形象。所以审美的客观环境是有限制的,这次有针对性地创作大作品,是对书协的整体检阅,使会员将意念推开,放开襟怀懂得驾驭环境。
    通过展览发现有些后生驾驭大作品的能力很强,比如麦业强,他小字一般,但大字的确有气魄,再有是陈爱娣,写北碑,书龙门造像的对联,气魄很大,如没有机会、环境让他们显示才气,别人发现不了他,他也未必发现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链接】顺德青少年书法教育现状
    据了解,顺德现时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每周一节的书法课程,个别学校要求学生每日练习二十分钟,嘉信西山小学、实验小学和一中附小等少数几间学校更专门聘请师资开设书法特色课程,个别镇街如北滘、伦教等,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名师示教、培训和小型展览等。书法教育正在走向良性发展。
    此外还有不少学生在民间私人教育机构(如名佳书法等著名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只是家长们心态不一:有的是希望通过练习书法使自己的子女改正好动的习惯;有的是因没时间照顾而借学书的名义让老师托管;真正认识到书法关系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送子女来学书的很少,学生本身也喜欢书法而自觉参加的更少。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私人教育机构充当了为学校培养人才的角色。
    虽然学校与民间的书法教育日趋兴旺,不过,一旦学生个人到了升学阶段,往往停止书法修习,有的是暂时停止,更多的是直接放弃,这里面除了学业的压力所迫,有些甚至是家长直接迫逼中断。书法艺术是五千年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值得深思。

【附】名词解释
    榜书,30厘米以上的大字都可称为榜书,真草篆隶等字体不限,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
                                                                 (文字来源:珠江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