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白裤瑶葬礼非常独特,一般为“二次葬”。老人去世后, 先入殓浅埋在家里(浅葬时“棺不出檐”,即棺材必须埋在家中屋檐以内),秋收后才举行葬礼。白裤瑶对死亡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有“死比生大”的说法,把死亡当成“升天”,因而要举办隆重的葬礼。他们敲打铜鼓为死者开路,砍杀耕牛让它陪着死者到另一世界生活,长席宴上追忆死者,大碗地喝酒……。因此,白裤瑶葬礼又演变为一项众人参与的祭祖活动。
奔丧的亲友带着铜鼓、挑着糯谷及自酿的米酒来参加葬礼。亲戚送来的糯米穗挂在铜鼓阵上,意为死者到阴间去有稻种播种。白裤瑶视铜鼓为圣物,每次敲打时都要用美酒祭鼓神。杀牛后将牛杂插在糯米饭团上,犒劳敲铜鼓的亲友。坟前嵌着牛角的图腾柱代表砍牛的数量。白裤瑶人死后,一般不立即下葬,而要等到秋冬时节,举行砍牛,打铜鼓等仪式之后才下葬.葬礼规模无论大小,在悲哀的气氛中都可见喜庆的色彩,其葬礼的过程充分表达了白裤瑶人对灵魂归宿的理解.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