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前往深圳南头古城游览。
P1
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又称“南头古城”。

P2
南头古城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具有1730余年历史,自晋代以来,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东莞等地长期隶属南头古城管辖,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
P3 南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原为东莞守御千户所所城,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新安县,以该所城为县城。

P4 广州府新安县衙.

P5

P6

P7 县衙大堂。

P8

P9 县衙大门。

P11 县衙侧门。

P12 县衙内一角。

P13 古城旁的关帝庙。

P14
位于中山南街的新安烟馆,馆门前对联为:“含珠银灯通仙城,臥雪香榻吐春风。”还挺贴切呢!

P15 新安烟馆内休息房一角。

P16 东莞会馆,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又称宝安公所。

P17 会馆大部份是以乡土为纽帶建立起来的地缘组织,少部份是以商贸为目的的业缘组织。会馆是带有乡土文化风格,既能适应社会变迁,又能兼顾继承与创新的社会整合组织。

P18
崇祀神明,敦睦乡邻,兴办义举,襄助经营是会馆的基夲功能。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化方式,借助血缘的、地缘的、神缘的和业缘的纽带,有效地实现其社会的整合功能。

P19 会馆门厅。

P20 会馆的建筑是植根于乡土文化的精美建筑。

P21 崇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文氏祠。
P22 民族英雄文天祥于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于祥兴元年(公元1279年)正月押经深圳南头伶汀洋海域时作《过伶汀洋》诗,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P23 文天祥的爱国情结辉耀千古,民族气节累世景仰。

P24
南头古城内六纵一横的道路网与自然地势完美结合,辟有县前街、显宁街、永盈街、聚秀街、和阳街、迎恩街、五通街、牌楼街、新街等9条街道,故乡民俗称南头古城为“九街”。

P25
现存街道实际为中山东街、西街、南街、朝阳街、兴明街、春景街、梧桐街、文化街等8条,

P26

P27 
P28

P29

P30
古朴雄伟的南头古城,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遗存,它经历并记录了深圳、南头地区的历史风云。南头城历史悠久,几经变迁,今天已成为深圳市南山区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

P31 南头古城背靠中山公园。

P32 中山公园绿树成荫,环境幽美。

P33 园内硕果累累。
P34 公园中竖立着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

P35 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
P36

P37 历经沧桑岁月的古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