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苗族独木龙舟.蕴含着古老深厚的苗族文化,应是中国唯一最独具民族特色的龙舟了。
久闻其名,为能目睹这一古老及神奇的活动,多次托朋友与当地人保持密切联系。终于有好消息传来,
2012年7月12日施洞镇有龙舟比赛。于是当日早晨五时就开车出门,分别接上三位影友沿贵新高速经凯里转道施洞。在距施洞约几公里的一个寨子河边,停车问路人,才知施洞龙舟赛是7月13日。失望之中,再问今天其它地方有无活动,告知距此约30里处的平寨有龙舟活动。有希望了,即掉头寻到平寨路囗,沿着坑坑凹凹的土路小心前行。一路山清水秀,同行们赞声不绝,並不时叫我停车,他们在车上用相机抓拍路边风景。唯我开车在满是尘土的崎岖便道上颠簸着缓缓前行(幸好是四驱越野车),精力高度集中,不敢有絲毫疏忽。到了龙舟活动处,方知平寨在隔河的对面,有平坦公路可通,我们错走了山中便道。也因为走错路,我们才拍到了经过苗家寨子时的一些有关龙舟的照片,更值得高兴的是在平寨对面山上的树林中,找到了最佳的拍摄位置。居高临下,无任何观众及摄影人的干扰,树木可挡烈日,河畔可沐清风。唯一不足的是没处吃饭,只能看着对岸的饭店兴叹(从出发到下午返程时去施洞镇吃第一顿饭,已间隔12个小时了,其间靠吃压缩饼干充仑饥)。可喜身边数株山梨树上结满了梨子,酸甜可囗,隨手摘下,也可解饥渴。对摄影人来说,能拍到几张满意的照片,不虚此行,足矣!

P1 清澈的巴拉河,在美丽的苗寨中静諍流淌,
婉延穿行在沿岸各苗寨之中,在滋润着苗族同胞的同时,也孕育了古老独特的苗族龙舟文化。
P2
一条龙舟代表一个寨子。这条参加活动的龙舟在寨子前作出行的准备工作。

P3 水牛角上分别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应该是苗族同胞龙舟活动的祈愿。

P4
龙头上掛的锦旗是展示过去参加赛事时获得的荣誉。但这次活动属于民间古老传统走村串寨互访的巡游,与端阳节无关,也与比赛无关。

P5
龙头上长出了一对宽大的水牛角,应该是苗族同胞对牛的崇拜吧。牛是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家家养牛,而斗牛也是苗族同胞的传统。河滩上摆放的是香案和纸烛,龙舟离寨出行时全寨人都要前来祭祀,杀鸡鸣炮,欢送龙舟离寨出行。

P6
独木龙舟在巴拉河上行驶,每经过一个寨子,这个寨子就要在河边设置香案祭祀,呜放鞭炮迎送。

P7
同时还要奉送白鹅、红綢和彩金。这位正递上现金200元。 
P8 你看,龙颈上已掛了不少大肥鹅了。

P9
独木龙舟上负责打鼓,敲锣的人身穿苗女服饰,但却是“男扮女装”,女人是不允许上龙舟的。

P10 独木龙舟又离开了这个寨子。

P11
山青水秀,一路风光,龙舟继续向下一个寨子进发。

P12 一路前行,龙颈上掛的大肥鹅越来越多。

P13 另一支龙舟也收获颇丰。

P14
龙舟上还有“炮手”,用传统的充填火药的“铁炮”放炮助兴。

P15 又一支独木龙舟。

P16
龙头上还掛满了红绸带,是途经路上苗族同胞奉送的。这支龙舟上掛的锦旗是“一帆风顺”,牛角上红绸“新四”不知何意。

P17 这支掛的是“风调雨顺”。

P18
独木龙舟前方就座的有:“船长”、铁炮手(充填火药呜炮)、打鼓,敲锣及寨子里的最高领导:寨老。
P19 龙舟一靠岸,鞭炮声声迎龙舟。

P20
这是一种不知名的山草,划舟前,先分发给每人一棵。

P21
持有这种草的人,鬼怪不敢近,邪恶不侵,可保全家平安。

P22 划舟时,草隨风动,很有特色。

P23
划舟人头戴金黄色的竹斗笠,斗笠上缀有银饰,上有红绿色的小花。

P24 划舟人身穿自家染织的民族服装,腰系银腰带。

P25 划舟人都站着划水,比国内龙舟手坐着划船辛苦多了。

P26 独木龙舟进入表演现场。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这支独木龙舟是大冲寨子的。

P39
由于送的鹅太多,要不断地从独木龙舟上取下,交由寨上的人保管。

P40
平寨,这次独木龙舟的表演地,明年独木龙舟的表演将在另一个寨子举行,各寨轮流座庄。

P41
从我们的拍摄地点看表演场地。左上角掛着的梨子,对于饥渴的我们,可是舌尖上的美味哦!

P42
看对面忙碌的影友们,头顶烈日,脚踩水中,比我们辛苦多了
下一篇:苗族独木龙舟(台江县老屯乡)将有新的介绍,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