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集《那些时光》序言(初稿)

(2018-03-19 19:35:46)
分类: 文章评析

那些时光里的唯美诗意

------姜海波诗集《那些时光》序言

    姜秀丽

早春二月,杨柳吐翠。在这万木峥嵘,春意盎然的季节,我收到了朋友姜海波的诗稿《那些时光》,这是诗人即将付梓的又一部诗集。诗集按主题为:时光安暖烟火人间村庄记忆山间物语四个章节。打开诗稿,一股浓郁的田园气息,吸引我进入他广袤的精神原野和细腻的情感世界,感受诗人字里行间,所描绘的那四季轮回的足音、村前清澈的溪流、山中的草绿鸟鸣、村庄的炊烟犬吠、田野上乡亲忙碌的身影,读来温暖、明亮,充盈着他对乡土、对乡亲、生活的热爱,让我领略到诗人的心灵苍穹的彩虹与情感世界的景观。

海波生于60年代,一直生活在故乡海阳这片热土上,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地域文化,赋予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故乡的山水田园,给予他太多的灵感,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近几年来,他以灵动的笔触,在平淡中挖掘生活的诗意,摄取人生的风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悲悯与同情。他诗歌人生理想的向往对现实生活关注、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一起,融进自己的视野和情感,形成一个色彩绚丽变幻多姿多层立体的诗意空间。他喜欢用最优美简洁的文字来表现思绪,这是难能可贵的。他诗意写意点染静美恬淡呈现生活,因而他的作品里常含有一种化解不开的浓浓的乡情和亲情。如诗人写到生他养他的村庄:十月风轻,穿过我的村\那些深巷老井,白云蓝天\那些青砖黛瓦,院落炊烟\朴素的情节斑驳在如画的山水田园\十月风轻,细说丰年的新鲜\那些夕阳下起伏的山峦\那些暮色里忙碌的剪影\平仄的山路承载的希望干净简单\十月,我亲爱的母仙\我在你的怀抱里\与轻风,蓝天,云朵一起放牧秋天\祈愿我辛劳的父老乡亲\所有的日子都风调雨顺籽粒饱满  ---《十月,我亲爱的母仙》

我们常常思考,一个诗人到底读者一些什么呢?我想诗人最终给读者的不是一堆文字或名言警句而是一种熏陶感染和启迪是一些清的空气,一些独特的味道,一个独特的磁场,一种精神氛围读者期待诗歌也是最直接最感性的那种唯美,由诗人的作品直接透彻感染读者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诗歌?我觉得首先是为大众所理解和喜爱的。而姜海波的诗歌恰恰就是如此,细细品味诗人的每一首诗都能得到人生的启迪和唯美的享受这也正是他诗歌的魅力所在。海波作品的整体风格是质朴醇厚的,那是因为他的诗歌取材于生活,再就是海波采用干利落的叙述方式来表达使他的诗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空灵而富有内涵一种现实与虚拟的情景营造,从而凸献出诗人艺术视角的新颖与思维脉络的奇异。

初春,在我宁静的乡间\一方翠绿的山水,一抹淡淡的烟岚\水墨临笺的悸动温润了静谧的时光\浅浅地写意着乡村的婉约祥和\几檐春雨穿过季节,打湿二月的眺望\萌动了农家五谷丰登的期盼\野风、云雾、山泉、小溪坐在春光里\静静的等待绿色的鸟鸣唱响春天  --《邂逅初春》

美丽景色,让人感觉诗人如同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把家乡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村庄小溪融入一个取景框里,随意泼墨成一幅幅意境幽远的淡墨山水画。他的每一首诗都是让最睿智的眼睛把生活揭示出来他的诗不仅仅是智者之诗,更是情者之诗。从海波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诗并未流于娇情和虚饰,而是充满丰富的热情与赤诚在沉静睿智背后燃烧着火热的真情简洁凝练里蕴藏着丰厚的内涵。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以自己美丽纯洁的灵魂来表达着对生活家乡的热爱。比如在他的诗中,多次出现的故乡村前那片桃林:芳菲四月,流淌着灵动的神韵\莺鸣翠柳,一抹粉红落在山间\归燕呢喃飘过静静的桃林\催染一树又一树的桃红\散落在田野、阡陌、溪畔\水墨四月,延伸着诗意的情绪\丛林含烟,腼腆地倾听风的耳语\那些令人心动的美丽垂满枝条\几只蝴蝶悄悄潜入\在青山绿水间,点燃一场桃花汛 ---《明媚四月》。简洁灵动的诗句,读来诗情飞扬,带我们走进他的家乡,让读者随着诗歌一起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说,海波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以故乡山水田园为写作背景那些普通的村庄、炊烟、吠、溪流、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他眼里都是有灵性的,他用欢快的笔调下他的发现从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生活的触角融进诗人诗歌的空间,或者说他的诗歌的神经爬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想用这句话形容他的诗歌最为恰当。

冬日,河边,有寒风走过\吹动几株倔强的枯草\彼岸的那片桃林依旧\静静地站在旷野的风里\那些缤纷的桃花已经远去\她们似乎也没有记住\到底是那些浅浅的流水\洗尽了一个季节的风尘\有一丝阳光从云层里透出来\在风中温婉地说破冬天暗藏的玄机\冰雪下那一抹生命的律动\让岸边那片孤寂的桃林蕴含了十里春风  ---《冰雪下那一抹生命的律动》

生活就是诗诗就是生活。读海波的作品,我被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所围绕所浸润。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我们要诗意的居住在地球上。由于种种原因,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是难以做到诗意的居住事实上诗歌作品大部分是对现实生活的反叛其本质是现实生活不诗意的影射是对立的不是融合的,即便是赞美现实的诗篇,也大多理想化的色彩这仍然是对现实的反叛。海波的诗与生活贴近,融合和谐,合二为一,诗人时刻发现并体味着生活的诗意,我想也许这就是一种诗意的居住吧。这其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理解包容与超越的姿态,这也许是一种非凡扩大的胸怀吧

走进那片银杏林\阳光正演绎着秋的情节\层层相叠的叶子,随着时光脉络\倾诉着季节金黄的色彩\在秋风里漾出一阙宋词的温婉\静谧在秋色慢慢的流光里\涂一片灵动的底色\描一幅油画的意境\在金黄的色彩里,种植一份惬意的心情\让每一个或浮躁、或焦虑、或匆忙的脚步\在这里放松、在这里安静、在这里停驻\以质朴的感动,收获田园的诗意 ---《银杏林》

这首诗就是对平凡生活的诗意写照处处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简单快乐生活的满足对人与人之间真诚情谊的赞美,作品中始终洋溢的那种快乐和谐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让我们也和诗人一起陶醉在这美好的生活中,这诗人发现并抒发生活的诗意而我们也从中看到的是那诗意的生活状态。他的作品贴近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实录,而是包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思索。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和诗人独特的情思

细雨绵绵,湿透了田野村庄\几滴鸟鸣掠过,惊醒干渴的农事\有许多久违的情节开始萌发\在这个雨天,我把柔软的文字\放进那片朴实而谦卑的泥土\为我辛勤劳作的父老乡亲\素描一幅风调雨顺的山水\让山间果园都硕果累累\让五谷杂粮都颗粒饱满\让村庄的每一个黎明和黄昏都宁静安详 ---《祈愿》

诗歌创作,是诗人情怀的展现。这些具有跳跃性的句子里,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诗歌离不开抒情,海波的诗歌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情的泉水。他的诗歌写作是有根的,根就扎在他家乡的土壤里扎在他那家乡农村广阔的田野里他热爱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始终把自己写作的落脚点放在故乡,放在村庄,故乡的事物和乡亲,写村庄的温情和感动。他的诗歌里也充盈着人性的和谐、心灵的善意和生活无奈。在的诗歌中,能读到他深爱悲悯和故土乡愁,被他深深地感染和打动。

一起走过那道逶迤的山梁\说起我们年少的往事\偶尔夹杂一声叹息\你拼命地吸几口旱烟\平静地述说着今年的收成,儿女的婚事\简单的梦想,让我触摸到生活的沉重和沧桑\饮下离别时的那杯溢满的醇香\却满怀无法言说的惆怅,我的兄弟\我怕一场夜雨惊飞你梦中的月光\我怕一滴露水打湿你质朴的渴望\在你面前,我写不出春暖花开的句子\那道山梁,那间小屋\还有你那个风调雨顺的梦想\朴实的让人流泪\让我的心在这个春天隐隐作痛  ---《山间小屋,我的农民兄弟》

诗集里像这样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诗歌有很多可以看出诗人正确理解乡亲生活的艰辛和坚韧。如果在诗歌创作中没有真实情感与激情,那写出的作品也不会有生命海波是一位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他的能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从他的诗歌中能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与内涵。感悟人生就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这样的诗歌创作才会更加丰富情怀与热是诗人创作的发动机只要有这种热情,就会创造出美好的诗篇。海波的诗不但让我们顿悟人生,也让我们明白人生的追求,对生命,对岁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诗句讲述出来这种讲述如同悠扬的旋律叩着读者的心弦。

我们知道,有深度的诗,总能让感受到内在的力量,读过之后回味无穷,诗歌的深度与广度是吸引读者重要之处。我读海波的作品心情总是不能平静,诗人对自然景物和生命景象的敏感,渗透着是诗人的自我审美意识,是与诗人的情感状态诗艺修炼知觉特性紧密相连的。诗人书写的每一个意象,每一种色彩,其实都是自我心自我心灵色彩和音韵的外化表明了精神的升华和诗意的升华。

 作为多年的朋友,我一直关注海波的诗歌创作,曾经读过他的很多的作品被他那清新质朴的风格所吸引,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成为文学路上的知音此刻,在这个春雨敲窗的夜晚,欣赏着海波的诗稿如同一杯浓香的茶诗中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非常亲切和舒畅作为同样把写诗歌为生活方式的我,真诚地祝福海波在诗歌之内和诗歌之外都生活的精彩,也他的诗歌创作抵达新的境界。

是为序


                                        写于    2018年3月16日

作者简介:

姜秀丽,笔名:清雅,《悦读天下:乾坤文丛》《枫叶之声》《画都意象》等文丛主编,《满江红》《虞美人》《浪淘沙》《且行且吟》《云中谁寄锦书来》《常青藤》《锦书流年》《墨海书韵》《流年絮语》《岁月流韵》等诗文合集执行主编,《中国草根》《沃土》杂志编委。曾先后担任悦读天下全媒体策划中心主编兼总编助理、大型文学网《悦读天下文学》网站站长、《悦读》杂志副总编辑。2012年11月接受过“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访谈栏目的采访。2017年11月接受大型报告文学《沃土》杂志的专访。2010年出版个人作品集《心在水云间》,策划主编图书出版50多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