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月机会在哪?(附股)

(2015-07-01 07:50:13)
标签:

股票

个股

结构性机会

高送转

下半年

7月机会在哪?(附股)

进入6月底大盘出现一波中期大调整,股指下跌1000多点,我们的观点的提示大家逢高出局,回笼资金,空仓等待,熬过6月,7月大好前景。630日上半年收官之日,大盘惊天大逆转,股指上涨10%,完美收官,央行定向降息降准大利好刺激是管理层救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养老金入场和汇金增持的强大力量。考虑到多头的大逆转动能消耗较大以及新股的发行,如果今天不能继续的放量突破,不排除还有一个冲高回落动作,那介时又是一个冲高的机会,而昨日抄底资金可以冲高出局,完美做T,先保住利润,E而被深套的朋友可以来回做T,降低成本,不过牛市趋势未变,加之大跌后下跌的空间和时间均有限,若回落更是难得的低吸良机。

6月大调整标志着上半年疯狂牛市结束,进入7月,下半年重回理性,结构性慢牛诞生,虽然不缺乏赚钱机会,但板块及个股轮动较快,增加了投资者操作难度,考验投资者的心态、精选个股以及把握买卖点能力,如果不踏准节奏,同样可能会不能赚钱,在结构牛市中赚钱毕竟的少数人,前面几年大盘一路在2000点附近震荡就是典型的经史。进入下半年,7月投资机会将会在哪呢?老金认为有以下机方面。

其一,中报高送转,近半个月市场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抑制了近期高送转个股的机会,历年来,年报和中报出来前后高送转都是得到热炒,相信今年也不例外,而盘中个股的疯狂表现已得于证实,如完美近期一直在实盘直播中提示的代表性龙头股拓维信息、莎普爱思、跨境通、中钢国际、新国都、金固股份等多只强势涨停,另外还有东江环保、江特电机、海印股份、深圳惠程、深圳华强等大涨。随着行情的好转,这类将成为短期的反弹龙头,短期将是老金重点把握对象,逢低均是介入良机,正如前面把握的年报高送转个股一样,翻倍就在一瞬间。

其二,超跌个股,每一波深跌后的反弹,近期很多个股都是拦腰斩,这都是我们值得重点关注,反弹的幅度较大的都是超跌股。有故事,利好没有兑现而又未出现疯狂大涨的个股,下半年将有望出现疯狂的补涨翻倍行情,如重组、定向增发等,大家精心挖掘一下,这类股在市场还是非常多的,如老金近期在实盘直播中提示的000725 京东方A大涨7%,另外还有重组成功的时代万恒,以及有重组预期的国际医学等等,另外还有互联网+题材的互联金融、智能机器、智能医疗、软件股等方面的龙头个股,如机器人等等。

其三,蓝筹股,随着养老金入场和汇金的增持,这类资金属于大级别范筹,他们介入的对象是偏方于蓝筹股,特别如金融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以及二新蓝筹的有色资源、煤炭、电力等;而随着改革方案的深化,国企改革必将是下半年的主题路线,如银行混改、电力改革、金融改革、以及央改和地方改革中的上海、广东等等,因此,进入下半年估值的蓝筹股将会出现周期性的上涨行情,特别是符合国家改革路线的银行、电力、油改、稀土等,相关的个股如交通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上海电力、五矿稀土、中国铝业等等。欢迎点击查看》》》》》》》》》7/1(实盘直播解读)

 

总体上,伴随着下半年的到来,结构性牛市格局诞生,考验投资者的心态、精选个股以及把握买卖点能力,虽然不缺乏赚钱机会,但如果不能有效的踏准节奏,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将会给你带来不少操作上的困扰,直接点的说可能同样不能赚钱,与其这样,还不如紧跟自己喜欢的一个观点坚持下去,不要乱想乱动,这样的效果总比你胡思乱想要好得多。老金预计周三如果大盘不能继续的放量突破,短线仍有冲高回落之嫌,而作为下半年结构性慢牛行情,把握好热点板块及个股,逢低就是低吸良机,真正的反攻在7月,但也不排除大资金建仓过后酝酿洗盘动作。操作上,短线随时做好做T的准备,短线关注超跌和高送转个股,中线关注估价蓝筹银行、稀土、电力、国改等。

股市本来就有风险,这次失败了,我们再重新来过,市场机会永远存在,不急于一时,黑暗过后就是黎明的曙光,大跌过后,伴随着大资金的入场,下半年行情仍在,机会多多,只不过是进入结构性慢牛行情,操作上一定要踏好节奏。抄股不是谁就是专家,谁就是师傅,只有真正跟上节奏的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否则就是告诉你一只大牛股,该进不进,该出不出,你也不一定就赚钱,老金博客中提示过很多大牛股,问问自己,你获利了多少?

 

 如果您觉得本博分析的不错,请将本博地址加入收藏欢迎点击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