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2-02-20 22:55:15)
标签:
原创教育 |
分类: 教学教研 |
机械制图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空间形体的形象想象与思维能力;
2.培养尺规作图、徒手作图以及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3.培养工程意识,贯彻和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提倡特色教学,应精选内容、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各门学科的衔接与知识运用的关系,充分做好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
2.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识图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点对于相关内容,按教学的基本要求,按专业需要进行不同的知识深化,但对于所有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均为关键。
3.我们面对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较活跃,对动手操作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机械制图这门课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使学生对机械制图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着重阐明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突出以机械制图为主,结合相应的实验、实践,学以致用的特点,注重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
性,能够实用性结合起来。
2.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讲清制图课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而且目标要切实可行,使学生够得着,又不脱离教学要求,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3.在关键章节要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反复强调,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教学设想:
本科目的教学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问题,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理论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精讲多练,多进行实验、实习。
五、教学措施: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应购买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网络教学资源,变抽象为形象,使得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更为直观。
|
六、课时安排: |
||||
|
周次 |
课时 |
章节 |
内容 |
备注 |
|
一 二 |
8 |
第七章第一节 |
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斜视图 4.局部视图 |
|
|
三 四 |
2 |
第七章第二节 |
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
|
|
2 |
第七章第二节 |
几种剖切方法 |
|
|
|
4 |
第七章第二节 |
几种剖视图的画法 |
|
|
|
五 六 |
2 |
第七章第三节 |
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
|
|
2 |
第七章第四节 |
1.局部放大图 2.简化画法 |
|
|
|
4 |
第七章第五节第七章第七节 |
表达方法分析 |
|
|
|
七 八 九 |
2 |
习题处理 |
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 |
|
|
4 |
第八章第一节 |
螺纹的画法及标注 |
|
|
|
4 |
第八章第一节 |
螺纹紧固件的装配图画法 |
|
|
|
九 十 十一 |
2 |
第八章第二节 |
键连接的画法 |
|
|
4 |
第八章第三节第八章第四节 |
齿轮、滚动轴承连接的画法 |
|
|
|
2 |
复习课 |
重点复习剖视图和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
|
|
|
十一 十二 十三 |
4 |
第九章第一节第九章第二节 |
零件图的内容、表达方法 |
|
|
2 |
第九章第三节第九章第四节 |
工艺结构、零件图尺寸标注 |
|
|
|
2 |
第九章第五节 |
技术要求内容、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 |
|
|
|
十三 十四 |
2 |
第九章第五节第九章第六节 |
1.尺寸公差及配合类别标注 2.零件测绘简介 |
|
|
4 |
第九章第七节 |
零件图读图 |
|
|
|
复习期末考试 |
||||
|
十五 |
2 |
第十章第一节第十章第二节 |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
|
|
1 |
第十章第三节 |
尺寸标注 |
|
|
|
1 |
第十章第四节 |
装配工艺结构 |
|
|
注:1.本学期教学时间较长,故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后的装配图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遇法定节日,时间顺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