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wx4/large/81c2b222gy1fhpt627l1nj213k13kaib.jpg
Madonna - Music (2000)
© 2000 Maverick / Warner Bors. Records
A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后世歌手“膜拜”的流行音乐教科书。
在这张专辑面前,千百种审美标准都能站得住脚。打几个比方:它的悦耳程度和流行程度乃是一流;它的结构明确清晰,短小精悍;它的音乐要素突出,你可以很快就明白制作人的意图;它的歌词坦坦荡荡简单易懂而又富有“诗歌性”……
想要同时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是放在Madonna身上,它的完美显得很合理。Ray of
Light的成功虽然让她尝到了电子音乐的甜头,但毕竟也让她偏离了popstar的本质,去繁求简,提炼其功能性就是接下来Madonna要做的。最后她做到了。
细数她最为人称道的几张好专辑:Like a Prayer单论音乐,并不能达到一流境界,更多靠的是其文本承载的内涵;Immaculate
Collection是精选辑,是80年代集大成,有犯规嫌疑;Erotica格调甚高,但冗长黑暗,house和jazz的音乐基础也并非罕见;Ray
of Light突破不小,但流行性进一步缺失…
Music继承了以上专辑的所有优点,免去了所有缺点,这绝对不是偶然,肯定是有意为之。
首先,她用Music一词涵盖了她的整个生涯,用丰富的video剪辑制定了她宏伟的全新视觉战略计划,这不光是Immaculate
Collection那样对一个decade的总结,而是她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总结(包括自己的童年经历),这至少包含了两个以上的decade,同名曲的歌词就暗示了她的reference已经追溯到了boogie-woogie时代。接着,在Cher带领的Auto-Tune流行风潮之下,结合90年代中期早已涉足电子音乐的经验,她与新晋制作人Mirwais
Ahmadzaï联合制造了他人无法模仿的“神秘未来之声”。而完成这种未来之声的并非仅有电子这一元件,而是把singer-songwriter的人设也搬了进来,做出了当时难以想象的“电音民谣”,合并automatic和acoustic这两个本身相互排斥和矛盾的要素,双管齐下,最终达到了Daft
Punk和其它普通欧洲电子音乐所难以达到的一流音乐境界。促使专辑达到一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她是用电子的素材来直接做流行,electronica和pop之间的壁垒最终被彻底打破,以流行天后的身份,身先士卒地,真正地奠定了二十一世纪流行音乐的一大基础。电子最终成为电音。
逐一地看歌曲:Music用诡异的合成器和刀锋般的节拍做high-energy,17年过去了依然是测试音频设备效果的“试金石”,其record的完成高度不可谓不惊人。拉伸的电音效果如同漫画一般夸张滑稽,bling-bling的groove珠光宝气,时髦又豪华,sassy
as fuck. 歌词就不用我多解释了,Madonna狮子大开口,一张嘴把“音乐”两个字吞下肚子。
Impressive
Instant将人弹射至混沌的宇宙中,借助的基础或许是house,但其完成效果和精神内核已经可以被看作是当下时代真正的psychedelia音乐了,更具有grunge一般的摇滚爆炸力,绝非那些模仿60年代末的二手货独立音乐可比。被人津津乐道的“冲马桶”电声就像当年Jimi
Hendrix的电吉他那样,用声音在你的耳膜上踩下一个个脚印,三维立体。歌词更天才: singy singy singy /
wingy wingy wingy / rhumba rhumba rhumba / samba samba
samba,加勒比嬉皮士复活。Runway Lover延续William
Orbit的个人色彩,整齐的电音序列,流畅的嘉年华氛围,在专辑前半部分占有重要席位,歌词中也渗透着她对于womanizer的看法。I
Derseve It旨在表现与Guy Ritchie的相遇相知,吉他主导的编曲云淡风轻,简单的hip
hop节拍淡定从容,歌词写得纯粹有力,时而扬起的“迷幻”合成器达到了我上面说的对撞效果,时刻提醒人们,这依然是一张和电子有关的专辑。Amazing是Beautiful
Stranger的复刻版,行云流水,去掉了psychedelic
pop的复杂,追求神秘纯净的效果,结尾令人想起Swim的fadeout,如海浪扑于海滨,最终消失不见。
Nobody's
Perfect是专辑里我最喜欢的歌曲,至纯至真,几乎全Auto-Tune的人声变音非但不扁平,反而通过那些小学生般的词汇,达到了机器人牙牙学语的笨拙感,使她的忏悔更加虔诚动人。Bridge部分回归专辑两大根基的acoustic
guitar部分,吉他的嵌入和机械化的电子制作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歌曲最后在诚挚忧伤的哼唱“Mmm,
https://wx1/large/81c2b222gy1fhpt760tcdj20sg0lcgpy.jpg
Don't Tell Me是真正能体现专辑核心的不二歌曲,country pop的采样据说是从自己妹夫Joe
Hnery手里抢过来的,这呼应了这张专辑的西部牛仔女孩形象的视觉,也帮助她从欧洲大陆彻底回归美国核心。Mirwais
Ahmadzaï充满动感的节拍间接缔造了她最成功的choreography之一,也拉近了电子乐迷和乡村乐迷之间的距离,为“Music
makes the people come
together”做了最好的注解。歌词写得也诗意盎然,但最令我惊奇的是歌曲的编排,歌曲深入到最后,通过悠远的弦乐,最终定格成为一幅波澜壮阔的西部史诗图腾。
What It Feels Like for a Girl开场采样了电影《寻梦园》中Charlotte
Gainsbourg的台词,在那个metrosexual的年代进一步阐释了男女之间差异性和不平等,我一直YY这首歌是写给Brian
Molko的,因为他符合歌曲中的一切描述。比较天才的是Madonna对于自己歌曲内涵的开发,专辑版的girl是相对于boy的,而MV里的girl是相对于woman的,这很少人可以做到。本质上,这是一首电吉他主导的new
wave rock,但副歌一瞬间堆满视线的“发光水母”音效又让你没有忘记这是一张电音流行专辑,再次稳固了这种平衡感。
Paradise (Not for
Me)是专辑中最深刻也最接近死亡的一首歌曲,如果Madonna的歌曲有年龄,这首歌应该是一位老态龙钟的百岁老人。模仿日式三味线的键盘营造了东方的萧瑟,法语歌词增添了雅致又神秘的美感,电音恰到好处,弦乐厚重,是一首无懈可击的好歌。
终曲Gone最后剥除了一切华丽纷繁,Madonna抱着吉他渐渐远去,消失在地平线上。尽管是表达此般情绪的歌曲,电音的加入依旧不干扰吉他的“有机感”,如果这张专辑有特定的时空,那一定是属于未来的西部——黄沙漫漫,一辆破旧的克莱斯勒敞篷车开过,同时,天上的宇宙飞船静静观世。
前几天我和朋友聊到一个有趣的话题,他问我:你认为麦当娜能长红的关键是什么?是对于性、宗教、政治的锲而不舍的炒作?还是“死赖在乐坛不走”的顽固?抑或是对流行的敏锐观察力?我回答:都有。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很会唱歌。在这里,“会唱歌”的定义不是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而是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完成得滴水不漏,从这一点上来看,Music也是铁证。
Cut: Music, Impressive Instant, Nobody's Perfect, Don't Tell
Me
网易云:http://music.163.com/#/album?id=1962016
https://wx2/large/81c2b222gy1fhpt6gig2xj20zk0s57f6.jpg
https://wx1/large/81c2b222gy1fhpt7if9mrj20rs0riq6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