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高速加工
CAM 编程的难点
有些企业具备了性能优异的高速加工中心,动平衡刀柄,价格昂贵的刀具,硬件性能一 流,但是却无法真正发挥出高速加工的特点。
1. CAM 编程人员的困惑:
u
为什么半精加工容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崩刃、甚至断刀的现象?
u
为什么精加工品质不高,清角加工会产生明显的接刀痕迹或断差?
2. 高速加工 CAM 编程的要点
⑴ 刀具路径需要恒速恒量的切削,避免快速变向和加减速。
⑵
避免过切,高速加工以普通加工 5~10
倍的切削速度加工,一旦发生过切,对工件、刀具,以及机床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⑶
控制加工刀具的长径比,高速加工要求刀具装夹长度为直径的 3~5 倍,否
则容易产生刀具抖动。
⑷ 合理的进退刀以及顺铣加工将会提升加工品质减少刀具磨损。
3. 高速加工 CAM 编程的难点
每把刀具的切削量要均匀,因此对于上道工序的切削余量必须均匀,否则在高速加工模式下刀具突然遇到大的残余量区域,切削阻力陡然提升,那么刀具会很快磨损及至崩刃、断刀也将不可避免。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23/9/10/e20983372_13175662fcdg213.jpg的自动二次开粗在高速加工中的应用(二)" />
4. 高速加工 CAM
编程的核心技术—— 相等余量切削。
在半精加工、精加工、清角加工刀路编制过程中,每个步骤之前都需要把多余的残料清除均匀,只有刀具在相等余量的切削状态下,才能保证实现高速加工的
优势。
4.
WorkNC
实现相等余量切削的解决方案
1. WorkNC
二次开粗刀路策略—— 全局粗加工/再粗加工介绍
WorkNC
具备强大的二次开粗刀路策略功能,它的使用可以贯穿于整付模具、产品的刀路编制过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在粗加工工序步骤中。
全局粗加工/再粗加工刀路策略具备如下特点:
⑴ 自动识别残余毛坯模型
WorkNC
可以自动、智能的识别上一把刀具切削后的毛坯状态,并建立新的毛坯模型以便后续刀路加工。此毛坯模型可以被继承并更新,始终
贯穿于整个刀路编制过程中。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23/9/14/e20983372_13175696161g214.jpg的自动二次开粗在高速加工中的应用(二)" />
图 6.自动识别残余毛坯及毛坯模型的自动更新
⑵ 顺铣螺旋下切减少提刀 高速加工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加工效率,不同于其它软件为了避免提
刀而退而求其次采取顺逆铣的加工方式,以加重刀具的磨损来换取加工效率的提升,WorkNC
在针对残留毛坯的时候,采用顺铣并螺旋往下切削来避免提刀,保证了刀路切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23/9/15/e20983372_131756ac2ccg214.jpg的自动二次开粗在高速加工中的应用(二)" />
⑶ 等量切削提升刀具切削进给速度
WorkNC
针对高速加工率先提出了基于“动态毛坯模型”的编程技术,
对毛坯的实时把握使得刀具的切削量始终保持恒定,极大的提高了高速加工的刀具进给速度和切削稳定性,并完全避免了空切。
在等量切削的状态下,对于模具细部结构,完全可以直接采用小直径
刀具进行局部毛坯的去除,对最终清角加工的品质提升起到了显著作用。
⑷动态毛坯解决小刀夹持长度对深腔模具或细部结构我们通常会采用长短刀分别加工模具的不同深度部分。 WorkNC
通过实时计算刀柄与动态毛坯模型的干涉控制刀具的夹
持长度,对相同直径但不同夹持长度的刀具分配各自的切削参数,综合提升切削效率和切削稳定性。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23/9/19/e20983372_131756e322bg213.jpg的自动二次开粗在高速加工中的应用(二)" />
2. 毛坯残留均匀化实施步骤
⑴ 半精加工前的毛坯余量均匀化处理
http://182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23/9/19/e20983372_131756e7633g215.jpg的自动二次开粗在高速加工中的应用(二)" />
⑵ 精加工、清角加工前的残留余量均匀化处理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23/9/19/e20983372_131756ee4f2g213.jpg的自动二次开粗在高速加工中的应用(二)" />
清角加工前的残留余量均匀化处理实施步骤与精加工类似,经过余量均匀化处理后,不论是半精加工,还是精加工及清角加工,切削时始终保持等量切削,对最终加工品质和加工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
5.
应用案例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