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张晓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022-05-27 08:33:59)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张晓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学校 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主题试教

项目负责人

缪迎春

活动时间

5.26

活动地点

三年(1)班教室

活动主题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

主讲(主持)人

张晓萱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中段语文组,参与率100%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下午第二节课,张晓萱老师在三年(1)班开展主题试教活动。张老师稳健大气的课堂风格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孩子们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课后,大家集中三年级办公室进行了评课。

首先,大家肯定了张老师的思路:紧紧围绕单元的语文要素及快乐读书吧的要求展开教学,没有多余的花样,但重点非常突出,值得肯定。

其次,大家认为张老师给予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以学生为主体,在这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接着,为了更好地在主题教研教研活动时呈现一堂更出色的公开课,大家集思广益,对本课的设计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认同,有辨析,教研氛围浓厚。

签到栏

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张晓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张晓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张晓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金春莺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教案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寓言》是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必读书目。收录了80多个古代寓言故事,其中有我们熟知的,也有陌生的。故事以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我们古代流传已久的各种寓言故事,反映社会的百态,人生的万象。细读这些故事,不仅会给人无限的快乐和不尽的想象,而且在无形中会净化读者的心灵。

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浮于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体会到,而对于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其次是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一般,主要表现在:一是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少,二是阅读时对道理的把握不到位,三是一部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寓言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准备:PPT、学习单、《中国古代寓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板块一:激趣导入,谈论寓言

1. 导入:

出示图片:《亡羊补牢》《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

回顾第二单元的课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寓言故事,并且每一篇故事中都蕴含了一个道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家都熟悉的寓言书——《中国古代寓言》,同学们都读完了吗?里面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呢?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2. 小小游戏屋:

过渡语:看来这本书你们都读完了,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检验一下吧!

看插图猜故事(出示四张照片,请学生说出对应的故事题目)

线索猜故事(给出3条关键词线索,请学生说出对应的故事题目)

板块二:了解故事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1.怎样读懂寓言故事,课文给了我们提示,读一读框中的内容,读懂故事内容,(板书:读懂故事内容)这就得请同学们当一回小侦探,寻找蛛丝马迹,抓住关键信息。那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故事信息呢?以《南辕北辙》为例,我们一起把重要信息找一找,填一填吧!

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张晓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总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关注了谁、何时何地、事情的原因、发展过程、结果,这就是故事的重要素材。

3.身份证上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地址等信息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只要拿出身份证就能看到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信息。我们总结出的故事六要素,其实与人的基本信息一样,只要确定了这个信息,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个故事与其他故事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一:实战小演练

阅读本书中《东施效颦 》《长竿入城》中的任意一篇,圈画重点,完成故事身份证登记。

学生交流。

 

5.在你们读的这些故事里头,故事中的人物通常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时候我们会对故事中的形象产生不同的感受,是什么内容使我们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感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可笑的故事——《富儿学字》,把书翻到47页,请同学们默读故事,等下我们来交流交流,那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可笑。

(1)你觉得哪些地方很可笑,用横线画出来,学生交流。

 预设:同学们找出来的地方,大部分是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财主儿子),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学生用几个词语来概括(骄傲自负、自以为是)

预设:我们关注了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板书:关注言行),就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感知这个人物形象。

活动二:实战小演练

阅读《关尹子教箭》《画蛇添足》填写形象晴雨表

要求:默读文章,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并填写表格。

中段语文组主题试教(张晓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学生交流。

板块三:火眼金睛明道理

1. 故事的道理有时候就藏在人物形象中,刚才我们感知了《富儿学字》中财主儿子的形象,他是自以为是的人,如果能联系上这位主人公,你想和他说些什么呢?

预设:学习要谦虚,不能半途而废,不然学不到真本领。

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对话人物,从中感受到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板书:对话人物)

2. 故事的道理有时候就藏在故事里,需要我们的火眼金睛去发现,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常羊学箭》找出关键句,出示提示本篇故事道理的句子;快速默读《钓鱼的诀窍》找出关键句。

总结:原来故事的道理并不难找,有些藏在文章末尾,有些藏在人物的语言中,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也去试着用这种方法找找看吧!

(板书:找出关键句)

活动三:同桌合作,对比阅读

选择阅读《防患于未然》《扁鹊说病》这两篇文章,每对同桌选一篇,运用上述方法,试一试提炼出故事的道理。

   出示要求:

读:读故事,了解内容

画:分析人物,画出关键词句

说:和同桌讨论故事的道理

最后,把你们讨论出的道理在纸上写下来吧!

3. 展示成果。

4. 引导发现:不同的故事却有着相似的故事道理,通过这两个故事,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呢?

5.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我们发现读懂故事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还可以读读前后文看看有没有相似的,找找联系。(板书:学会联系)

 

小结:孩子们,阅读如同一场旅行,任何来之不易的收获都好比是美妙的风景,学完这节课,相信你收获了读懂寓言故事的一些方法,让我们带着方法继续前行,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