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陈盈盈主题教研活动(试课、公开课、评课1)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主题教研活动试教 |
项目负责人 |
陈盈盈 |
|
活动时间 |
2022.3.31 |
活动地点 |
科学实验室1 |
|
活动主题 |
电路中的开关 |
主 讲 人 |
陈盈盈 |
|
参加对象 |
科学组老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陈盈盈老师进行《电路中的开关》一课的试教,课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动手实践实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桌之间的交流来加深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 2.教学过程: (一)聚焦引入(预设5分钟) 任务驱动:出示2幅简易电路图(一个电路没闭合开关,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并思考:控制灯泡亮灭的电器元件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做到控制灯泡亮灭的? (二)探索实验(预设17分钟) 观察1: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的开关 观察2:观察小开关结构 活动1:设计制作一个控制一盏灯的小开关 1.出示任务:做个简易小开关 2.小组成果展示:展示用哪些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并讲解制作方法。 (三)研讨交流 (预设8分钟) 1.学生汇报:回形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 2.学生小结:回形针和图钉的两端都接触时,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通,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亮;回形针和图钉不接触时,电流不能在电路中流通,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就不亮。 3.讨论: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吗?你打算制作哪种形式的小开关?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开关。 2.在课堂活动单中进行设计后开始制作。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教学设计:
2.7电路中的开关
开课人:陈盈盈
一、教材分析
开关是所有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开关控制着电路。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首先观察小开关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们都起到 什么作用,再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在制作小开关 的过程中,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本节课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的开关;第二部分:观察小开关结构;第三部分:设计制作一个控制一盏灯的小开关;第四部分:制作一个能分别控制两盏灯的开关。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对开关是很熟悉的。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对简易电路及连接基本掌握,对导体与绝缘基本认识,也为学生本课内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导体、绝缘体,才能去合理选择材料制作小开关;做个小开关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四年级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的一些部分需要用导体来做,而另一些部分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进一步了解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小开关是如何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
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红绿灯装置1套。
小组:橡皮1 块、图钉3个、曲别针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 1个、电池盒1个、电池1节,导线3根,软塑料板1块,厚纸板1个,金属板1个,薄塑料片1片,课堂活动表4张。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过程
(一)聚焦引入(预设5分钟)
1.任务驱动:出示2幅简易电路图(一个电路没闭合开关,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并思考:控制灯泡亮灭的电器元件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做到控制灯泡亮灭的?
2.学生思考回答:在电路中,控制灯泡亮灭的电器原件是开关,开关通过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灯泡的亮灭。(板书出示:作用: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3.教师过渡: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启这节课关于“电路中的开关”的学习之旅。(板书课题:电路中的开关)
(二)探索实验(预设17分钟)
观察1: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的开关
1.教师出示各类生活中开关图片,学生思考回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开关类型。
2.教师出示按压开关、拉线开关和单刀开关内部结构,提问:我们见到的这些开关的外部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大家知道开关内部的结构吗,开关的内部又由哪些材料组合而成的呢?
观察2:观察小开关结构
1.以单刀开关为例,学生思考回答:单刀开关的组成材料分析。
2.学生思考回答: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的呢?
开关断开,电流无法流通的原因是什么?(指向底座材料是绝缘体)
开关闭合,电流能够流通的原因是什么?(指向金属片是导体)
3.
活动1:设计制作一个控制一盏灯的小开关
1.出示任务:做个简易小开关
(1)根据材料,小组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简易小开关。
(2)交流设计,形成共识。
(3)学生制作开关并连接到简易电路中检验效果。
2.小组成果展示:展示用哪些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并讲解制作方法。
(三)研讨交流 (预设8分钟)
1.学生汇报:回形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
(围绕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学生小结:回形针和图钉的两端都接触时,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通,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亮;回形针和图钉不接触时,电流不能在电路中流通,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就不亮。
3.讨论: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吗?你打算制作哪种形式的小开关?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开关。
2.在课堂活动单中进行设计后开始制作。
2.思考:如果想在红灯变绿灯或者绿灯变红灯的中间,先亮起一盏黄灯,那该怎么做呢?
八、作业设计
1.科学作业本2.7。
2.科学记录本。
3.自主练习。
九、板书设计
课堂活动单
活动1:设计制作一个开关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开关,让开关可以控制简单电路里小灯泡的亮暗。 |
|
材料选择:回形针1个、图钉2个、小纸板1张、小橡胶块1块、小泡沫板1张、小金属板1张、导线2根、塑料片1片。 |
|
设计图 (画图+文字标注)
|
|
拓展活动:设计制作一个控制红绿灯的开关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主题教研活动试教后交流 |
项目负责人 |
陈盈盈 |
|
活动时间 |
2022.3.31 |
活动地点 |
科学实验室1 |
|
活动主题 |
电路中的开关 |
主 讲 人 |
方明明 |
|
参加对象 |
科学组老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陈盈盈老师进行《电路中的开关》一课的试教,课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动手实践实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桌之间的交流来加深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 2.课后,科学组成员集中科学实验室1进行课后交流活动,成员们一起思考和修改教学设计。 温玲玲:课堂活动单的设计中,建议把拓展的部分进行更改,将前面的活动表述的更为详细,删去拓展设计的这一部分。 方明明:在学生上台展示的环节中,我发现学生的开关的接口非常容易发生脱落,需要想想办法进行固定。 温玲玲:用透明胶固定吗?或者换成需要缠绕的那种电线? 陈盈盈:我试过缠绕的电线,太费时间了,没有直接插入的导线来的迅速。如果用透明胶固定接头的话,学生非常有可能把接头的金属部分封住,影响开关的性能。 方明明:有道理,可以考虑在展示时,用大的托盘端上去,减少导线和电器元件间的拉扯,让连接的部分稳定一定。 陈盈盈:这个办法应该是很有效果的,我会进行尝试。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主题教研活动公开课 |
项目负责人 |
陈盈盈 |
活动时间 |
2022.4.1 |
活动地点 |
开课教室 |
活动主题 |
电路中的开关 |
主 讲 人 |
陈盈盈 |
参加对象 |
科学英语组教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陈盈盈老师进行《电路中的开关》一课的公开课授课,课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动手实践实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桌之间的交流来加深对于本课内容的认识。 2.教学过程: (一)聚焦引入(预设5分钟) 任务驱动:出示2幅简易电路图(一个电路没闭合开关,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并思考:控制灯泡亮灭的电器元件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做到控制灯泡亮灭的? (二)探索实验(预设17分钟) 观察1: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的开关 观察2:观察小开关结构 活动1:设计制作一个控制一盏灯的小开关 1.出示任务:做个简易小开关 2.小组成果展示:展示用哪些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并讲解制作方法。 (三)研讨交流 (预设8分钟) 1.学生汇报:回形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 2.学生小结:回形针和图钉的两端都接触时,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通,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亮;回形针和图钉不接触时,电流不能在电路中流通,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就不亮。 3.讨论: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吗?你打算制作哪种形式的小开关?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学生设计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开关。 2.学生上台演示开关制作过程并接入红绿灯中检验效果,期间配合口头文字表述。 3.学生思考: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4..思考:如果想在红灯变绿灯或者绿灯变红灯的中间,先亮起一盏黄灯,那该怎么做呢?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教学设计:
2.7电路中的开关
开课人:陈盈盈
一、教材分析
开关是所有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开关控制着电路。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首先观察小开关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们都起到 什么作用,再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在制作小开关 的过程中,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本节课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的开关;第二部分:观察小开关结构;第三部分:设计制作一个控制一盏灯的小开关;第四部分:制作一个能分别控制两盏灯的开关。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对开关是很熟悉的。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对简易电路及连接基本掌握,对导体与绝缘基本认识,也为学生本课内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导体、绝缘体,才能去合理选择材料制作小开关;做个小开关需要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四年级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的一些部分需要用导体来做,而另一些部分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进一步了解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小开关是如何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
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红绿灯装置1套。
小组:橡皮1 块、图钉3个、曲别针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 1个、电池盒1个、电池1节,导线3根,软塑料板1块,厚纸板1个,金属板1个,薄塑料片1片,课堂活动表4张。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过程
(一)聚焦引入(预设5分钟)
1.任务驱动:出示2幅简易电路图(一个电路没闭合开关,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并思考:控制灯泡亮灭的电器元件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做到控制灯泡亮灭的?
2.学生思考回答:在电路中,控制灯泡亮灭的电器原件是开关,开关通过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灯泡的亮灭。(板书出示:作用: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3.教师过渡: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启这节课关于“电路中的开关”的学习之旅。(板书课题:电路中的开关)
(二)探索实验(预设17分钟)
观察1: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的开关
1.教师出示各类生活中开关图片,学生思考回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开关类型。
2.教师出示按压开关、拉线开关和单刀开关内部结构,提问:我们见到的这些开关的外部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大家知道开关内部的结构吗,开关的内部又由哪些材料组合而成的呢?
观察2:观察小开关结构
1.以单刀开关为例,学生思考回答:单刀开关的组成材料分析。
2.学生思考回答: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的呢?
开关断开,电流无法流通的原因是什么?(指向底座材料是绝缘体)
开关闭合,电流能够流通的原因是什么?(指向金属片是导体)
4.
活动1:设计制作一个控制一盏灯的小开关
1.出示任务:做个简易小开关
(1)根据材料,小组各成员设计一个简易小开关。
(2)交流设计,每个成员轮流评分,选出最佳设,形成共识。
(3)学生制作开关并连接到简易电路中检验效果。
2.小组成果展示:展示用哪些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并讲解制作方法。
(三)研讨交流 (预设8分钟)
1.学生汇报:回形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
(围绕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学生小结:回形针和图钉的两端都接触时,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通,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亮;回形针和图钉不接触时,电流不能在电路中流通,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就不亮。
3.讨论: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吗?你打算制作哪种形式的小开关?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学生设计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开关。
2.学生上台演示开关制作过程并接入红绿灯中检验效果,期间配合口头文字表述。
3.学生思考: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4..思考:如果想在红灯变绿灯或者绿灯变红灯的中间,先亮起一盏黄灯,那该怎么做呢?
八、作业设计
1.科学作业本2.7。
2.科学记录本。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