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2021-01-14 15:23:42)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五上 26《忆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学情分析】

        本文涉及了一些名著,有些书籍学生可能接触较少,不甚了解,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查阅一下有关作家冰心的资料,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书的名言、格言等,以备课上交流。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理信息,通过交流、展示,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然后再结合课后第二题与第三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已的读书经验,对作者的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圈画的方式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

2.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借助思维导图、表格等多种形式梳理作者读书的经历,从而把握内容要点。

3.借助梳理信息单,说说作者读书的经历,感受作者读书的美好经历。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方法,梳理作者读书的经历,把握文章的要点。

【教学难点】

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感受和方法比较复杂,梳理清楚有些困难。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冰心的资料和关于读书的名言。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 明晰语文要素

1.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来读读这些句子。

杜甫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朱熹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他们都在谈论什么呢?(读书)它们不仅谈到了读书,还告诉我们读书的好方法。

下面我们也要认识一位女作家,她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读书的宝贵建议,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冰心)(出示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

教师简介:冰心,中国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晰明媚、玲珑剔透。代表作有《小桔灯》、《一只小鸟》、《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等。出示简介及著作。

2.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的一篇散文《忆读书》,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下面我们来看看预习单第一部分的完成情况。

2)反馈:齐读第一题,强调读准字音。  指读第二题中的两句话: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三国演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

理解:一知半解   心动神移

过渡:做好预习是学好课文的一把金钥匙,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

4、再读课题,从“忆”字看出什么?

冰心奶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接近90的高龄了,可以说,这是她回忆了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和大家分享。她和大家分享了哪些读书经历?我们要怎么去梳理呢?

请同学们来看这一单元我们要学习的阅读本领。出示单元篇章页,明晰语文要素。

出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齐读)贴板书

板块二 速读课文 梳理读书经历

那在《忆读书》这篇课文中,需要我们梳理哪些信息呢?出示思考题(课本106页课后第1小题。)

出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 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指生读

那么怎么才能说清楚作者的读书经历呢?下面进入我们的学习任务一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出示 学习任务一:

1. 快速默读课文。用框出作者读书的时间,用圈出书名。

2. 借助关键信息,梳理读书经历。

A圈画关键信息,交流反馈。

请一位同学汇报梳理的读书经历。Ppt出示 全班互相交流、修正。

1)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相应的信息,但在《红楼梦》这一时期,大部分同学填了“十二三岁时”,有没有其他意见。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出示重点段落。(第7段)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2)小结:圈画信息应该要“完整准确”。

 

 

 

 

 

 

过渡:关键信息圈画出来了,要怎样去把握内容要点呢?

指板书: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 现在,请你把刚才圈画的时间和书名信息 整理到要点梳理单里,完成导图第一部分

反馈交流,校对信息。

 

板块三 研读经历 梳理阅读感受和方法

 

(一)冰心奶奶读了这么多书,她的感受和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读《三国演义》时的感受。

(1)请你快速默读课文2-6自然段,找一找能表现冰心读书感受的词句用波浪线划出来

预设: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能不能从中提取出关键的词语? 

(2)小结方法:梳理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词句”,忽略“次要信息”。现在你还能抓到哪些表示感受的重点词句呢?

预设:好听极了、无限期待、含泪上床、引发兴趣 ppt出示关键词 )

幼儿时期的冰心是怎么去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你能从这几段文字中发现吗?(一知半解地读)

由此可见,要整理出读书的经历,除了时间和书目,还有什么?阅读感受和阅读方法。

学法小结:读相关段落,找关键词句,提炼关键词

 

(二)运用方法,梳理感受和方法。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9自然段,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找出关键词句,提炼关键词,继续梳理作者的读书感受和方法,完成梳理单导读的第二部分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出示学习任务二:

快速默读7-9自然段,梳理作者的读书感受和读书方法,完成梳理单导图的第二部分

2)学生自主梳理,继续完成表格。

(三)交流梳理结果,展示台(拍照上传)

1)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梳理信息?

2)信息是否有遗漏?

 板块 借助导图,浅谈读书经历

 1.看梳理单,谈收获。

同学们,我们通过梳理课文内容,了解了作者一生的读书经历,看着梳理单,能简要说说作者的读书经历吗?同桌互相说说。

指名说作者的读书经历。

小结全文:冰心奶奶通过呈现大量的读书经历,就是想告诉我们应该——“多读书”;通过分享她对好书的看法和感受,告诉我们应该“读好书”的同时,也能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难怪冰心奶奶会如此感叹(ppt出示):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分享读书感受:

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书?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读书感受。

3.出示单元导语图:

怎样的书才算得上一本好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冰心去领略读书的乐趣。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铭记冰心奶奶的读书建议,更希望你们能够向单元导语图片中这位旅人一样,让书籍带你领略大好河山,让书籍点亮你的智慧,漫漫人生,以书为侣,去感受书籍带给你们的独特快乐。

 

作业设计:

1. 我阅读我摘记(完成作业本106页第5题)

2. 阅读1x”联读157-159页《好书伴我成长》、《童年的读书梦》,梳理作者读书经历。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忆读书》评课

 金老师的课堂语言亲切,教态自然,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良好的文学素养,本节课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教学导入看似朴实,实则匠心独运。

“同学们,本单元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人读书的方法——-”课堂开始就紧扣单元要素“信息”展开,目标非常明确。

二、教学设计新颖,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教学条理清晰,注重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金老师既注重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读书经历感受作者读书的乐趣,又注意把握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理性的引导学生采用表格,圈画关键词句等方法提取,梳理文章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冰心走进他的童年时代,学生在畅谈环节中积极思考交流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会,表达了各自对于读书的看法,这样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突破了教学难点,落实了本节课的语文要素,也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树立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2、教学中老师巧妙地结合课后第一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他认为什么样的读书才是好书?以这样一个问题为突破口,结合作者读三国演义的经历,使学生明白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方法进行信息梳理,把握内容要点。

3、课堂上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 
  课堂上,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特别是对本节课语文要素—梳理信息的方法,有指导,有实践,也有方法的总结,循序渐进,师生的互动很精彩,学生的收获也很丰富。围绕教学目标,老师既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抓关键词,潜心会文,认真思考,又有联系自身实际,扩展思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了课堂教学。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高段金春英《忆读书》主题教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