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组教研活动“主题教研”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主题教研 |
项目负责人 |
白洪岳 |
|
活动时间 |
12.18 |
活动地点 |
美术教室2 |
|
活动主题 |
《雁荡山水》 |
主 讲 人 |
白洪岳 |
|
参加对象 |
技能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
2.
3.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关注学生的评价工具的设计 |
|||
过程确认 |
|




课题 |
《雁荡山水》 |
课时 |
一课时 |
领域 |
造型·表现 |
|
一.教材简析 |
||||||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是本地域的一张金名片。本课通过视频欣赏和摄影作品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去了解雁荡山,感受家乡山水之美,并通过漏印版画的形式对雁荡山水进行表现。本课采用的漏印版画是孔版画的“简化版”,它既保留了版画制作的固有魅力,又降低了制版的难度。它取材方便、工具简单、效果独特,具有明快二朴素的艺术魅力。
|
||||||
二、创新设计思路 |
||||||
1.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感受雁荡山之美—探访雁荡三绝—探究雁荡山形的奇特—转化版画形式语言—自主探究版画技法—创意实践—成果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整个教学设计中。 2.将三让助学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中,让看、让做、让评突破教学重难点。从引导学生欣赏感知雁荡山之美—再练习体验中理解版画形式语言—再到情感表达心中的雁荡山水—最后成果展示评价。 |
||||||
三、教学目标 |
||||||
1.
2.
3. |
||||||
四、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运用漏印版画表现雁荡山的山峰的特点。 教学难点:漏印版画色彩的运用、山峰的造型变化和构图安排,表达雁荡山的意境美。 |
||||||
五、组织形式 |
||||||
观察发现、自主学习、创新表现。 |
||||||
六、教学准备 |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版画工具、范画。 学生准备:铅笔、水粉颜料、剪刀、海绵、油画棒、素描纸。 |
||||||
七、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课前准备 |
师:同学们好,我是白老师,很高兴与你们相约在美术课堂。课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材料:水粉颜料、剪刀、水笔或铅笔、海绵、素描纸或卡纸、调色盘。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
学生准备材料 |
|
|||
环节一: 创设问题情境 |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同学们你们知道温州最有名的山吗?古人有诗云: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我想你们都猜对了吧,没错就是雁荡山。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主要分为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史称“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栖息于此,故名雁荡。 2.揭题《雁荡山水》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雁荡山水,去领略它的奇秀风光。 |
|
|
|||
环节二: 感受雁荡山之美 |
1.播放雁荡山宣传视频 师:欣赏视频时请带着下列问题,哪些景色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雁荡山拍成电影、视频,你们还有哪些更好的宣传方式吗? 2. 游览了雁荡山,你们知道雁荡山最著名的景色是什么吗? 师:我来告诉你们吧,它们分别是灵峰、灵岩、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
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这里的山峰造型奇特,你们看这些山峰像什么?这座山看起来像合起来的手掌,称为合掌峰、还有像剪刀一样的剪刀峰、还有双笋峰。特别是灵峰在夜色下展现出别样的姿态。
下面让我们一起前往下一个景点灵岩,灵岩古木参天,险峰奇石,因为它的形状像一扇屏风也称屏霞嶂。来到灵岩不能不看“灵岩飞渡”,它最早起源于农民上山采药,后来演化成现在的高空飞渡表演。
欣赏完灵岩,我们再来到大龙湫。大龙湫是雁荡山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四大瀑布之一。 |
活动1:学生观察宣传视频,欣赏雁荡山的美景,思考如何更好宣传家乡的名山。
活动2:通过欣赏摄影作品深入感受雁荡三绝的形式美感。 |
通过欣赏视频,进行视觉积累,充分体现美术学科的视觉性,增强对家乡名山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
|||
环节三:探究版画技巧
|
三、探究版画技巧,表现雁荡山 1.欣赏画家笔下的雁荡山水 师:雁荡山真不愧是“东南第一山”,也吸引了很多画家游览写生,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你们知道这三幅作品是什么绘画方式表现雁荡山水吗?第一幅是国画、第二幅是油画,第三幅是木刻版画 今天我们用漏印纸版画的方式也来表现我们心中的雁荡山水。
2.什么是漏印纸版画 它是孔版画中的一种,通俗来讲先将纸剪刻成镂空的图形模版,然后通过刷、涂、喷、拓,将颜料从模版上转印到底纸上,这便是漏印纸版画。 3.雁荡山之形 在创作前我们先来观察雁荡山的山形有什么特点,能用一个字概括吗?那就是奇。
师:你能用一条线快速地勾勒出山峰的形状吗?教你们一个好方法,眼睛盯着山的轮廓线,关注轮廓线的起伏变化,这样你们就能画得又快又好。我们来试一试吧。 同学们你们都画好了吗?我想你们一定画了一座造型独特的山峰。 4.雁荡山之色 师: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雁荡山的山形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探究雁荡山的色彩变化。
由此我们在创作时要关注远、近山的色彩搭配,看老师用浅灰蓝表现远处的山,用了深蓝色表现近处的山,为了增添悠远的意境,在表现远山时留出了空白之处,给人无限的遐想。除了要注意色彩深浅的变化,还要学会色彩的对比,老师在添加近处景物时就用了色彩的冷暖对比。
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创作你会怎么搭配颜色呢?你们有什么方法调出色彩深浅变化呢? 5.探究构图方法 我们在创作中除了要思考山的造型和色彩上的变化,还要注意构图的安排。
这幅作品在构图上有什么特点?
把主要物体安排在画面的中间位置,我们称为主体式构图法,这种构图方法能突出山峰的主要特征和高大耸立的感觉。表达出画家对山的一种敬畏之情。
同学们平时画画是否注意画面边角的安排呢?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主体式和边角式构图方法,下面我们在来欣赏这幅作品,在构图上又有什么不同?
这种构图特点是整个画面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游走观看。我们把这种构图称为长卷式构图法,如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运用了这种方法,画家描绘出南方清丽秀润的山水美景。
6.漏印版画制作步骤 学会了构图方法,我们再来研究如何制作漏印版画,请同学们对照步骤图自主学习。
7.微课示范讲解 想看白老师是如何制作漏印版画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 最后,用油画棒添加树干、房子、花草等景物,丰富画面。 |
活动1:学生欣赏画家用不同绘画形式表现雁荡山水。
活动2: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初步了解漏印版画的制作原理。
活动3:引导学生观察、感受雁荡山山形的奇特之美。
活动4:第一次小练习,学生观察山峰的造型特点,第一次小练习。
活动5:学生观察近山和远山的色彩变化,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6:第二次小练习,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方法,并进行调色小练习。
活动7:学生思考讨论,构图有哪些方式,都有什么特点与作用。
活动8:学生深入学习构图方法
活动9:学生通过观察作画示意图,自主研究漏印版画的制作方法。
活动10: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观看教师微课示范。 |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去发现山峰的奇特造型,再到群山的前后空间色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力。
通过色彩变化的探究,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色彩表现群山叠嶂的空间变化及画面意境的营造。
引导学生学会经营画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图。“教”是为了学生的更好的“学”学生掌握了多样的构图方法就能更好地表现画面的形式美感,获得创作成功的体验。
步骤图简明清晰地呈现了用漏印版画的创作雁荡山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教师微课的直观性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漏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分版、拓印顺序、用色等问题,利于学生轻松掌握制作方法。
|
|||
环节四:创作实践
|
师:看完老师的示范,你们还有哪些疑问?经验都是在练习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我想你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动手试一试了吧,那就请你们注意以下的两点作业提示: 1.合理运用色彩和构图方法,大胆想象,用漏印纸版画表现你心中的雁荡山水。 2.也可以把作品制作成绘本、书签、明星片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名山。 师:可以邀请家长与你一起创作。现在我们开始吧。 |
活动1:学生明确作业要求。 活动2:学生自主创作或和家长一起合作完成。
|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体会版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尝试感受不同绘画工具带来的不同效果。 |
|||
环节五:展示评价 |
五、评价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的作品都完成了吗?大胆的展示出来吧,可以拍成照片,发送到微信群和朋友圈上。 1.学生自我评价。评价要点: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意境与美感的雁荡山。 2.把作品发表在微信作业群和朋友圈上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价
|
活动1: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活动2:学生把作品发到微信作业群和朋友圈进行评价。
|
从学习目标出发,设计评价要点,有助于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认同。 |
|||
环节六:拓展延伸 |
六、拓展延伸 1.欣赏漏印版画作品 漏印版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可以以印在T恤上,还可以制作成环保袋,制作成书签和绘本等。 2.小结:同学们雁荡山水以奇秀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闻名于世,更是我们温州人的精神家园,这就是雁荡山的魅力吧。今天这节课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参与,期待你们精彩的作品。 |
|||||
学生作品展示 |
||||||
|
||||||
|
||||||
课堂上,白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雁荡山水的世界,巧妙的将美术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对于白老师这一课,我的如下感受: 白老师的《雁荡山水》一课,让我感受到白老师培养孩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三个方面:一是引领学生对漏印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二是指导学生掌握了漏印创作方法与过程;三是帮助学生了解漏印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从目标的设置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有以上所得。因而我认为这节课是有效的: 美术的工具性往往决定教学效果的成败。上课的前一周白老师已经布置上课需要的工具。纵观本节课,教具的有效准备,将讲解的难点、重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学具的有效准备,使学生加深了学习体验,并带来最终作业的成就感;其他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顺利推进课的行进。白老师和同学们的大量、精心的准备为课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白老师将教材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将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合理的分解,通过引导学生台阶式的攀登学习,有诗入课,从欣赏雁荡山水的奇秀风光,体会漏印纸版画下的雁荡山水的形色之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漏印纸版画的技法。在构图上通过对“主体式构图”“边角式构图”“长卷式构图”的讲解和示范,由了解一般方法到运用个性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帮助孩子们完成了学习的过程,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有序性。通过学习,学生在美术知识技能方面得到了发展,并且学习得轻松愉快。新课程强调“以学论教”,因而,我认为白老师引导学生的观察、体验、感受、领悟、实践等学习活动是扎扎实实的,能使学生一课一得。 在《雁荡山水》一课中,白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研究、创造“漏印”的表现方法,以及解决“漏印”的创作难点,整个过程相对复杂,教学资源很丰富,体现了内容的综合性等。 四、有效的“不同”评价
白老师在课前就及时的组建了家长作业群,课后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业发到群内,引导孩子们自评: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明白漏印版画的原理?是否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创意?最后白老师还对绝大部分同学的作业一一做了文字的点评,白教师能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进行总结性地评价学生的作品,起到了良好的启发、引导的作用,并且鼓励学生去观察,发现美,感受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作品,捕捉孩子作品中的闪光点。 很多孩子的作业会照搬老师的范画,“示范”该如何让孩子们有度的吸收?
主评:萧江三小郑菲菲 |
||||||
教学反思 |
||||||
《雁荡山水》是美术版画拓展性课程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适合第二学段三年级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漏印版画,让孩子通过感受雁荡山的自然美景,尝试使用漏印的工具材料表达热爱家乡山水情感。 在教学设计方面,首先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自主式学习。提出:“我们家乡有哪些名山?”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回忆并了解雁荡山。进一步提出:“你们还有哪些更好的方式来宣传雁荡山?”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雁荡山水的学习。其次,通过欣赏“雁荡三绝”深入了解雁荡山的奇秀风光和文化内涵,增加学生对家乡名山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懂得如何去“观看”自然美景,体现了“三让助学”让看的教学理念。 学生有了观察和体验再去探究雁荡山的形与色之美,就能更深入进行审美体验与情感表达。形状、色彩是重要的造型元素,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本环节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雁荡山山峰的奇特和远近山的色彩变化,并引导学生做两次的小练习:1.用线快速勾画出山峰的外形特点。2.用水粉调配出色彩的深浅变化。这样加强了学生对形的感知能力和色彩的表现力,教学中做到“让看”“让做”学生做到静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自然的观察与体验中去探究绘画形式语言,特别是在构图方式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深入理解主体式构图、边角式构图和长卷式构图的特点、内涵及形式美感。 本课教师示范环节是以图片+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漏印版画的技巧逐步内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运用微课示范是为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技法,启发创作思维,但不能成为学生创作的模板。教师的示范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只能体现教师本人的想法,示范形式单一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与单纯的模仿,扼杀了学生的最宝贵的想象力,使学生成为教师指挥的“复印机”。在课后的作业反馈中我也发现了有部分孩子模仿老师的范作,特别是在构图上多以“主体式”构图呈现,这个现象值得我深思。我想教师在示范中还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示范环节。 2.课前要反复尝试,揣摩示范的内容、难度与方式。 3.示范语言要精炼,动作要规范,展现教师示范的艺术效果。 4.示范操作方式综合性,如局部示范+作品赏析来打破“模式”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评价主要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最后的作业展示评价方式是多样,有微信作业群的师生互评,家长朋友圈的展示,同学、老师、家长留言评价。“让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线上美术课堂从时间和空间上有别于常规的校内教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参与度对广大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是一种新的挑战。线上美术课堂的核心和指向都应该是育人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在线上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浙江省教研室王小平老师提出:“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明晰的学习任务,提供充实资源支持,实施合理评价反馈”的四点线上教学要素。教师要从“善教”到“少教”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体现教育教学智慧,让学生从“多学”走向“能学”,凸显自主学习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