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20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2020-12-10 13:37:45)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

项目负责人

金小清

活动时间

11.13

活动地点

录播教室

活动主题

《纪昌学射》

主 讲 人

徐丽新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全体低段语文组老师集中一年级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四下《纪昌学射》,首先由徐丽新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学过程,然后个组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11月11,徐老师于四年(2)试教,本组老师认真听课,课后再集中四年级办公室进行评课、磨课。

3.11月13,徐老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主题教研,课后由毛小林老师进行主评,然后互动评。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徐老师执教的《纪昌学射》,打破了以往寓言教学的局限,教学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节扎实、高效的课。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黄小燕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纪昌学射》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二是“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从另一角度看,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也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注视、相当到家、百发百中”等关键词句,体会纪昌的认真和恒心,领悟“要成功就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

1,  看图猜寓言故事。

2,  回顾寓言。师:这都是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个共同的特点:短小的故事里会蕴含一个大道理。

3,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故事《纪昌学射》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纪”当它作为姓氏使用时,念第三声。再读课题,读准字音。

                        板块二  初读课文,复述课文

1.  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

(3)    找出文中表示事情先后发展顺序的词句,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4)    说说大意,完成填空。

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____________,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________。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________

 2.完成表格,复述课文

                                  学习活动一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师傅飞卫在两次练眼力中分别提了什么要求?纪昌又是怎么练的?结果如何?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填写表格。

 

 

 

 

 

 

开始练习的时候

(练眼力)

飞卫的要求

纪昌是怎么练的

结果如何

 

 

 

练习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

 

 

取得这样大的进步之后

 

后来

 

 

 

2)反馈交流。

(3)复述课文,请两位学生对照表格,简要复述纪昌两次练习眼力的过程。

                            

 板块三  理解寓意

1.  纪昌为了练好眼力,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纪昌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学习活动二

默读思考:纪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在有关的句子下面画直线,在重点词语下面画三角形,并作简单批注。

2.第一次学习练眼力。

聚焦语段一: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1)    用遥控模拟踏板的轨迹,请学生亲自体验,谈体会。

(2)    链接生活。

(3)    想象说话。纪昌在两年的练习中可能会经历哪些困难?

 3.学习第二次练眼力。

     语段二:

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1)    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重点感悟“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2)    出示原句“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感悟练习时间之久。

(3)    指导朗读。

 4.总结文章寓意。

1)回顾课文。进行小结:飞卫为什么让纪昌练眼力?

 (2)联系生活,得出寓意。

 5,请生简要复述全文。

 6. 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基本功        认真刻苦 

                          坚持不懈    简要复述

按故事发展的顺序

主要信息不遗漏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评课稿

     毛小林

 

   听了徐老师的《纪昌学射》,很有深思,感触颇多。我想:好的语文课是有生命力的,它汇聚着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悄无声息地心灵契合。而这,或许也应该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徐老师的这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从教学流程来看:1.谈话导入:从孩子们学过的寓言说起,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流畅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2.整体感知:让学生找出纪昌学射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感知能力。3.细读品悟:着重学习描写“练习眼力”部分,并且通过师生合作,适时地总结了“抓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等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学以致用,按照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了第三自然段,效果也颇为不错;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学生从文本的道理,走向对生活的思考,明白了练好基本功,打好基础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线索清晰、目标明确,从感知到品味到拓展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不断和语言文字进行亲密接触,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

但是,个人觉得本课也有一些值得提升的地方:1.教师的评价不够及时、贴切。尤其当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独立感受时,徐老师的评价流于形式性的肯定,明显不够细致。课堂上好的评价,更像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它会让语文课散发出迷人的芬芳。2.缺乏对文本特点的关注。这要首先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但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建立在严格尊重学科特点之上的。尤其是语文课,关注文本特点,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这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是一个小寓言故事,寓言的“道理性”、“夸张性”等特点,徐老师基本没有提及。语文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但本体性的特点一定不能忽略,否则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指导朗读不够细致。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这是语文课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复述的教学策略

                                       陈先云

统编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力,以及内容安排的系统性、发展的梯度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构建了训练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两条明线:一是复述故事,侧重口语的发展,二是安排相应的训练要素。

    复述的目的在使儿童深入理解文本,提高他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一般来说,科学知识的文章可以多一些简要的提纲式的复述,文学作品可以多一些创造性的复述;短文章大都作整篇的详细复述,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以挑选主要部分进行复述。复述要以正确的语句、文本信息、文本分析、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等作为基础。复述的时候,既要注意儿童组织语言能力怎么样,也要注意儿童语言的表情,包括身体语言怎么样。

    统编教材依据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使儿童练习各种各样的复述。比如,二年级教材安排借助图片等讲故事,三年级安排详细复述,四年级安排简要复述,五年级安排创造性复述。

1.二年级借助图片、表格等讲故事

    统编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借助图片、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示意图或者根据表格内容讲故事,提供给学生讲故事的抓手和方法,为中年级开始的复述故事打好基础和做好铺垫工作。统编教材有别于过去教科书中只是提出:演一演这个故事或者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者把故事讲给小伙伴听,缺少方法的指导。比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后思考练习题: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图片出示小蝌蚪有尾巴没有腿,到有腿有尾巴,再到有腿没尾巴的成长过程。

   《大禹治水》课后思考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课后思考练习题:试着用提供的四组词语“愿意麦子磨坊;驮挡住 为难;突然 拦住 吃惊;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讲讲这个故事,等等。

    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课后思考练习题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课后思考练习题: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2.三年级详细复述

三年级上册尽可能运用学生在二年级学到的讲故事的方法,三年级下册提出复述故事的具体要求。

    比如,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后思考练习题: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年级下册明确提出复述故事的具体要求,并给出提示。比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思考练习题: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表格提示了时间先后顺序。

    再如,三年级下册民间故事《漏》课后思考练习题: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这个故事。

 

   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的学习要求。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以对话的形式,总结了详细复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3.四年级简要复述

    比如,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课后思考练习题: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西门豹》中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摸清底细一惩治巫婆和乡绅一兴修水利。《故事两则 扁鹊治病纪昌学射》课后思考练习题: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导语”中,明确提出“简要复述课文,注意顺序和详略”的学习要求。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总结了简要复述课文注意的问题:“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重点复述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可以适当省略,注意语言简洁。比如,《西门豹》中调查民情是次要情节,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而惩治巫婆和官绅这个主要情节要讲得详细一些。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比如,《扁鹊治病》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样不容易遗漏情节。

4.五年级创造性复述

    比如,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课后思考练习题:“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解主要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学习要求。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提示了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方法:“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你可以来点儿小创作。可以换一种人称讲,如讲《猎人海力布》,用海力布的口吻来讲,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如讲《牛郎织女》,可以说说老牛是怎么知道织女下凡时间的。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如海力布变成石头后还会发生什么事,相信讲起来一定会很有意思。

    再如,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课后思考练习题“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以上复述内的安排,体现了复述训练目标的层次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并在方法的迁移运用中不断提升训练目标。这些语文要素线索清楚、层次清晰、螺旋式上升,能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低段语文主题教研徐丽新《纪昌学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