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集体备课

标签:
教育 |
分类: 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徐贤清 |
|
活动时间 |
2020.5.12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平移和旋转》 |
主讲人 |
胡振听、林姜姜 |
|
参加对象 |
低段数学组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2、胡振听老师和林姜姜老师分别讲述自己对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和想法。组内成员给出自己的建议: (1)对活动时间要充分,多用手比划,在比划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很重要,这是判断的依据。 (3)可以用奖励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4)要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5)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要充分利用,理解编题意图,不要随便替换掉。
(6)语言要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特点。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第一稿
林姜姜 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一、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空间观念较差,形象而直观的教学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接受。多媒体的优势在于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够模拟仿真的特点,帮组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充分采用多媒体这一能融形、光、色为一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科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判断、举例等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同学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实质。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习单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步感知 导入新课
(出示游乐园项目动图)
1、谈话导入:老师现在的心情就像这张图片里的运动,看你们的心情就像这张图片的运动,像这样的运动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六张生活中的动图,让孩子们大一起来看看,用手动作比划一下。
2、分一分
旋转的分一类(为什么这么分)
生说一说动图特点,师总结:像这样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平移的分一类(为什么这么分)
生说一说动图特点,师总结:像这样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活动二、深化理解
1、点的平移
小圆点在做什么运动? 平移
它是怎么平移的,你能说一说吗?向左平移7格
你怎么知道是7格?数格子
一起数一数
2、线的平移
它又是怎么平移的,请你在练习单上填一填。
谁能说一说吗?向下平移4格(课件展示)
3、面的平移
三角形也在做平移运动,你知道它是怎么运动的吗?
为什么是向左平移7格,而不是5格?这个点到这里不是5格吗?
引出对应点(找一找,还有没有明显的对应点)
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
小结:看来图形的平移只需要找到关键的对应点。请你试一试,在练习单上画出梯形平移后的图形。
4、练习提升
小红旗通过平移能和哪面红旗重合?5
1、2、3、4为什么不是?
让孩子们说一说理由
总结:通过我们的感受、体验、观察、发现平移是物体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在平移的过程中物体形状、大小、方向不变,只有位置发生变化 。
再次进行组合图形的平移练习
5、引出旋转
看来通过平移能够得到美丽的图案,我们在学习美术时也用到了。那这副美丽的图案,是通过什么运动创作的呢?旋转
那我们现在来玩转一下旋转的知识。下面这些旋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旋转的方向一样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
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旋转是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者轴转动的现象,在旋转的过程中物体形状、大小不变,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 。
活动三、欣赏提升
1、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运用
2、平移与旋转现象在数学中的运用
3、科技中的结合: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
思想引导:孩子们,希望将来你们也能像这些科学家一样,运用学到的知识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
活动四、课堂总结
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地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