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9-11-08 08:07:04)分类: 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19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教研计划
组别:
一、教研组概况: |
|||||||||
组员简介 |
姓 |
性 别 |
年 龄 |
教 龄 |
职称 |
职务 |
任教年级 |
获奖情况 |
|
鲍宗楼 |
男 |
|
|
|
教师 |
三年级 |
|
||
温玲玲 |
女 |
|
|
|
教师 |
四年级 |
|
||
陈盈盈 |
女 |
|
|
|
教师 |
五年级 |
|
||
方明明 |
女 |
|
|
未定级 |
教师 |
|
|
||
潘少红 |
女 |
|
|
|
|
|
|
||
上学期工作绩效与问题 |
在上学期,本教研组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位科学教师积极参与县或市级的科学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另外,我们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努力实现由传统的“教书匠”成为教育专家的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于教研组成员较少,每人都有较重的教学任务,故很多学生科技兴趣活动的开展受到了限制,从而上学期开展的学生科技兴趣活动较少。 本教研组,坚持以研究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目的,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科学组的老师承担着繁重的课业压力,但每个人都认真负责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常规教学中,我们认真备课,上课,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大家共同备课,各抒己见。此外,我们积极参加各类各级的专业培训以及开展主题教研、一人一课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来提升自身素质。对于后进生而言,我们因材施教,大力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科学的自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需我们坚持辅导与积极开导,让他们在小学阶段不断进步。
|
||||||||
二、工作要点:
1、深入学习《科学课程标准》,认真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模式探讨及教法、学法的研究工作。 2、积极开展反思型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探索小课题实践研究,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探索、注重实效性,及时结题。 4、努力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争取六年级毕业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5、开展撰写札记、反思等教研活动,重视科学理论的创新,依托自己的教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6、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合理地安排各项教学活动,争取教学上有突破,有创新。 7、教师要按学校教导处计划要求完成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任务,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履行教师工作职责。 8、用新课标来评价衡量课堂学质量,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利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更新评价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用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验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生进入科学兴趣小组。 10、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多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
|
||||||||
三、研究课题或活动主题: 无 |
|
||||||||
四、工作措施: 一、关注教学,明确教学任务。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开展教师的“一人一课”和“主题教研”活动来共同研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开展经验交流。同时,我们将明确教师的如下教学任务:
(3)实验室全部物资的管理方面,要努力做到仪器存放系列化,仪器保存科学化。实验仪器做到分类存放,贴有标签。 (4)加强安全措施,危险药品妥善保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配齐消防器材。 二、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政治学习资料,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水准,敬业爱岗,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组内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认真做好新教材的钻研工作。 3、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三、加强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利用每次活动机会,学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组内互相交流,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 2、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展教研组活动。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高度重视成员的理论创新,依托教科研实践,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认真组织组内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力争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获奖。 4、要求组内教师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
|
|
五、教研活动安排:
周次 |
时 间 |
内
|
形 式 |
负责人 |
备 注 |
|||||||||||||
11 |
19.11.15 |
集体备课 |
|
科学老师 |
|
|||||||||||||
12 |
19.11.18 |
《电能从哪里来》 |
主题教研试课 |
方明明开课 |
|
|||||||||||||
12 |
19.11.19 |
《电能从哪里来》 |
主题教研上课 |
方明明开课 |
|
|||||||||||||
13 |
19.11.25 |
集体备课 |
|
科学老师 |
|
|||||||||||||
13 |
19.11.26 |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主题教研试课 |
温玲玲开课 |
|
|||||||||||||
13 |
19.11.27 |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主题教研上课 |
温玲玲老师开课 |
|
|||||||||||||
16 |
19.12.16 |
集体备课 |
|
科学老师 |
|
|
|
|||||||||||
16 |
19.12.17 |
《测量力的大小》 |
主题教研试课 |
陈盈盈开课 |
|
|
|
|||||||||||
16 |
19.12.19 |
《测量力的大小》 |
主题教研上课 |
陈盈盈开课 |
|
|
|
|||||||||||
2019学年第一学期 |
||||||||||||||||||
单位: 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
||||||||||||||||||
序号 |
周次 |
内 |
时 间 |
地
|
形 式 |
开课者 |
评课者 |
负责人 |
备 注 |
|||||||||
1 |
11 |
集体备课 |
19.11.15 |
少年宫办公室 |
|
|
|
陈盈盈 |
|
|||||||||
2 |
12 |
《电能从哪里来》 |
19.11.18 |
实验室1 |
主题教研试课 |
方明明开课 |
温玲玲 |
陈盈盈 |
|
|||||||||
3 |
12 |
《电能从哪里来》 |
19.11.19 |
实验室1 |
主题教研上课 |
方明明开课 |
温玲玲 |
陈盈盈 |
|
|||||||||
4 |
13 |
集体备课 |
19.11.25 |
少年宫办公室 |
|
|
|
陈盈盈 |
|
|||||||||
5 |
13 |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19.11.26 |
实验室2 |
主题教研试课 |
温玲玲开课 |
方明明 |
陈盈盈 |
|
|||||||||
6 |
13 |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19.11.27 |
实验室2 |
主题教研上课 |
温玲玲老师开课 |
方明明 |
陈盈盈 |
|
|||||||||
7 |
16 |
集体备课 |
19.12.16 |
少年宫办公室 |
|
|
|
陈盈盈 |
|
|||||||||
8 |
16 |
《测量力的大小》 |
19.12.17 |
实验室2 |
主题教研试课 |
陈盈盈开课 |
温玲玲 |
陈盈盈 |
|
|||||||||
9 |
16 |
《测量力的大小》 |
19.12.19 |
实验室2 |
主题教研上课 |
陈盈盈开课 |
温玲玲 |
陈盈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