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2019-06-06 17:10:35)
标签:

教育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本72—73

教材分析:

《小小设计师》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相关知识之后而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让学生经历了学习-模仿-创造-再创造的过程,既体现出对图形运动的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创造实践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生活中一些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等运动得到的,初步运用所学的对称、平移、旋转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探究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4、自己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准备:纸、剪刀、胶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收集了一些图案,今天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想看看吗?

课件展示图案。(学生兴趣盎然的观赏

师:它们美吗?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图案?(学生各抒己见

师:这些美丽的图案制作起来容易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也能设计出这样美丽图案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小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二、自学思考、合作探究

1、出示教材中的第一张图案。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幅图案           可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它们一样吗?

引导得出:可以分成4部分,它们形状相同,方向不同。

(课件演示)归纳:其中的一个图形就是基本图形。(板书:基本图形)

师:你能找出这三个图形的基本图形吗?再让学生找出其余三个图形的基本图形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学生上台指出,课件一一出示

2、学生活动一:

师:第一个图形是由基本图形经过怎么运动得到的?下面就请孩子们动手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准备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用剪好的图形摆一摆,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指导。

接着请学生汇报:学生2人共同上台用自己手中的基本图形边比划边说。

预设1:第一个是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预设2:第一个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第二个图形,再第一二两个图形通过轴对称得到。(也可以左右对称)

师:看来,不同的图形运动方式可以得到相同的图形

3、学生活动二:

师:请你选择另外三个图形中的一个,动手摆一摆,同桌互相说说他是由基本图形经过怎么运动得到的。

4、汇报交流 图2是由基本图形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再向左平移得到的。,图3是基本图形通过旋转或对称得到。图4相同

经过各组同学激烈的讨论和汇报后,教师课件演示运动方式,加深学生印象,并得出结论:这些图形是用基本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轴对称得到的。(板书)

三、点拨精练

1、师:这些美丽的图案,如果把每一部分剪下来,然后经过图形的变换,能不能设计出其他的图案呢?请你自己动手尝试一下,比一比,谁是最棒的小小设计师。

学生活动三:

 

教师说要求:选择其中一组图形,利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运动方式,设计出一个与老师不同的图案,并粘贴在正方形纸上。

温馨提示: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进行图形运动,再动手操作。

贴好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设计方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选取典型作品准备展示。

2、展示交流:

请选中作品的孩子上台展示并交流。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对基本图形进行运动的,用语言和动作比一比让大家看懂你的做法?

教师给予表扬和肯定。

3、对比分析,感受不同的图形运动:

师:刚刚我看到有些同学用的是同一组基本图形,可得到的图案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指名上台交流)

引导归纳:因为他用基本图形进行不同的运动,就可以出现不同的图案……

教师小结:看来,同一个图形利用不同的运动方法进行变换,就会得到不同的图案呀!

四、拓展延伸

1、(出示一组图案)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1、这组图案是以什么为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汇报

结论:是用其中一个设计好的图案经过4次平移得到的。

2、设疑提升:我想把这款图案送到织布厂里织一块更大的布,可以怎样设计?(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尝试做了一次小小设计师,发现不但可以将一个图形进行变换,还可以将一组图案进行变换,从而创造出美丽的图案。看来只要肯动脑创造,简单也能造就美丽呀!

五、自主创作,才艺展示。

刚刚我们是用课本上的图形设计图案,你们想自己设计吗?

1)课件播放制作过程。

师:在你们桌子上有4张夹着复写纸的小正方形纸,你们只要按自己的想象在第一张纸上画图,就会得到4张一样的图形,再利用今天学的方法拼一拼,就会得到你想创作的图案了。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3、作品展示、交流制作方法。

六、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得高兴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利用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方法设计的图案,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后大家一定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运动,用 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和创作。

 [板书设计]

小小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 《小小设计师》一人一课开课评课(例题贴图)

 

 

 

 

平移           旋转        轴对称

 评《小小设计师》一课

今天听了梅老师上的《小小设计师》一课,我受益匪浅。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整节活动课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辨认这些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教材在这里呈现了4幅简单的图案,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从中找出最基本的图形。,通过观察与想象,明确基本图形是通过怎样的运动得到所看到的图案的。通过这个层次的活动,巩固学生前面所学习的图形运动的知识,为后面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并作好方法上的准备。

第二个层次:利用教材提供的样例,在正方形中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通过剪下并观察附页中提供的学具,使学生对每一个图形的形状特点有更清晰地认识,为想象变换后的图形提供表象支撑。通过让学生在正方形内贴自己喜欢的图案,使图形运动的知识得以运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正方形中自主设计一个图案。这个层次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开放的创造空间,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更丰富的图形运动的经验,体验图案设计的方法,感受图案设计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四个层次:让学生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通过重新确定基本图形,分析图形是怎样运动的,体会到同样的图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进而明确基本图形的灵活性与多样性。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图形运动的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形的运动。

本节课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图案,并说明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这样就自然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从关注图案的美丽到关注其中图形的运动,使实践活动与数学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另外,学生贴图案和拼图的过程,都是学生运用图形的运动进行创造的过程,教材呈现了两个学生的发言:“这个图案可以看成由……平移得到的。”“我们拼出来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轴对称图形。”最后还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一下各组同学拼成的图案。这样的编排既为学生用语言表述图形的运动提供了范例,又为学生自主表述和交流提供了空间,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的意识,并在交流中增强认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图形,不但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梅老师留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在观察、设计或拼摆图形时,不急于操作,先让学生想象经过运动后的图形是怎样的,再动手操作;在操作之后,让学生看拼后的图形与自己想象的是否一样。同时,允许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想象,用不同的运动方法创造出相同的图案。鉴于学生拼摆图形的数量有限,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很多图形经过运动拼摆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注重活动后的反思和内化。

经历了数学活动,未必就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这需要学生对实践活动有内悟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活动后,梅老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交流设计图案的经验,提炼图形运动的基本方法,谈自己对所设计图案的情感体验等。同时应将活动延伸至课外,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有趣的图案,发现其中图形运动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再设计一些图案,并组织展览交流,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2019.5.28

 

 

 

 

 

AQ@!@#$%^#!WEE

AS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