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闰土》评课

(2016-11-21 10:58:18)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平阳县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一人一课”评课

项目负责人

胡丽珍

活动时间

2016/11/16

活动地点

六年级办公室

活动主题

《少年闰土》

主 讲人

王海欧、林小冰

参加对象

高段语文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尚雪飞和吴小青老师说教学设想。

二、王海欧老师评尚雪飞老师的课。

三、林小冰老师评吴小青老师的课。

四、各位组员评课。

活动反思

与建议

两位老师能根据常规课堂的要求上好这两节课。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少年闰土》评课稿

             王海欧

听了尚老师《少年闰土》一课,受益了,收获了。

1.板块式教学设计,并呈梯度进行,每个版块解决一个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学尚老师以未曾谋面初次见面渐渐熟悉依依分别几个板块架构了课堂的框架。未曾谋面板块让学生提取基本信息,让学生说说从句中了解到的关于闰土的年龄、名字由来、本领、身份等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下文的基本铺垫。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再让同桌互说,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了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2、整个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机会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开始的快速浏览,揣摩朗读语气,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到分析闰土的性格特征,再到让学生自由会话,……,整个的设计过程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习惯。

3、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清晰,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的内容。周老师能够理清文章脉络,围绕重点设计教学。语文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具体,要求适度。从最初的教学导入语,到最后的总结,教师始终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在转动。

4、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我们语文老师可能都有同感,阅读写作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尚老师在本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注重写作方法的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片段训练,进行了习作描写的实践。这一环节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使学生明白描写人物事件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学生能真正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5、从学情出发,组织课堂教学,给每个学生以最佳的展示平台。

 

 

六年级《少年闰土》评课稿

林小冰

吴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时,能注重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闰土讲述的新鲜事。2、抓住瓜地刺猹口语化的表达,体会作者鲜活的文字,学习用聊天的方式读对话,感受闰土的见多识广以及对闰土生活的羡慕向往。3、感受第一自然段特写镜头式的写法,仿写雪地捕鸟片段。4、激发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欲望。
 
围绕这个目标,吴老师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进行了语言实践。
一、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吴老师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闰土对讲的几件新鲜事,其中就有概括方法的指导,同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她指导学生写回忆性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件事印象最深的画面,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写在开头。
二、关注课外拓展
 
吴老师重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短暂的课堂是不能把阅读这一语文课的命脉全面灌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由课堂引发开去,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想象、去阅读更多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学会阅读。如吴老师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并从中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把课内知识拓展到了课外,实现了大语文课堂教学。
 
三、关注学生
吴老师一直在努力地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自主朗读,没有强加,没有生硬,有的只是引导、感悟。对学生的夸奖,对学生的鼓励,一切都在以学生为本,是学生在自主思考,主动学习语文,同时也验证了一句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关注启发点拨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免会碰壁,教师如果能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会对疑难豁然开窍。本节课,吴老师的讲解不多,但都点拨在节骨眼上。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大多数同学有点懂,但说不明白,这正是学生学习中的愤悱状态,需要教师点拨。吴老师在让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1)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你怎么理解?(2)而闰土呢?当我被束缚在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时候,他在什么样的地方?(再看小标题)你想到了什么词?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更像文中的还是闰土?为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逐渐明白其中之意。在理解中又一次凸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领悟少爷们的心声,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练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练笔实践于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习惯、个性、思维、人格等在想象、交流中得以真实的再现,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学生在汇报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一步锻炼了口语表达的组织能力。如课中吴老师让学生仿照鲁迅的特写镜头的写法改写了雪地捕鸟这件事。还有两个小时候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老朋友,久别重逢,相见的那一刻,会说些什么呢?吴老师又让学生一个当闰土,一个当,模拟他们重逢的场景说几句话。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少年闰土》评课

《少年闰土》评课
《少年闰土》评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