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主题开评课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项目名称 |
低段数学主题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徐宪业 |
|
活动时间 |
2016.5.17上午第二节 |
活动地点 |
一(2)班 |
|
活动主题 |
《认识人民币》主题开评课 |
主 讲 人 |
申丽娜 |
|
参加对象 |
申丽娜 王大河 徐宪业 郑洁 蔡玉蓉 范姿姿 周金叶等15人 |
申请学时 |
1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2016年5月17日,对一下数学《认识人民币》进行主题开课。 1.上午第二节,申丽娜老师在一(2)班进行主题开课; 2.第三节课在教学楼一楼队室进行评课。首先,申老师进行课后反思;接着,主评王大河老师对这节课进行评课;最后其他老师集体评课。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的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关系,同时从现实出发重点教学元和角的关系。
欣赏了申老师的《认识人民币》,很精彩,亮点颇多。她对教材的利用和挖掘都非常深刻和到位,环节设计也很新颖,创设出一个和谐、互动的生活课堂。下面我就谈几点粗显的体会:
1.情境中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堂课中申老师首先通过猜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引入课堂,这样的交流促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走向有意注意,为创设和谐课堂建立了一个基调,课中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课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不自觉的在学习着新知,其中又穿插换币游戏、商场购物等,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变成意义学习。师生之间,整个课堂充满着和谐的氛围。
2.合作中有互动。
3.粗放中有精致:教育生态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不再那么“饱满”,应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自主生成。在最后商场购物环节,让学生摆出36元8角,留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针对重点知识提探索性问题,针对难点知识提引导性问题,针对关键内容提激励性问题,层层深入,不断激发学生在积极主动中探究知识。
3、平淡中见神奇:师、生、物是生态课堂的三大要素。本节课的教学具设计,虽然只有平淡人民币样币,但经过教师的加工与使用,却化腐朽为神奇。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学生充分利用教学具等生态资源进行操作、实践、探究,实现了人与物的高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