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研组集体评课和磨课阐述及反思

标签:
育儿 |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评课 |
项目负责人 |
白洪岳 |
|
活动时间 |
4.22 |
活动地点 |
美术办公室 |
|
活动主题 |
泥娃娃 |
主 讲 人 |
白洪岳 |
|
参加对象 |
技能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余秀萍老师谈谈教学设计以及课后感受 二、白洪岳老师做主要评课 三、高启杰老师谈谈自己的听课体会。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美术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进一步提高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泥娃娃》评课稿(白洪岳)
余老师执教的《泥娃娃》是一节泥塑技法与表现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跃跃欲试的一堂课。
在磨课中成长(余秀萍)
下面我谈谈执教《泥娃娃》一课的磨课收获。
第一次试教,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构课就有一种新颖感,通过玩泥的形式轻松自然导入新课。但由于教学设计不成熟,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扶的太多,教学语言生硬,以至课堂动态资源未能很好地挖掘、利用。对于第一的试教,虽然有新颖感,但还需要调整课堂的教学结构,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第二次试教《泥娃娃一课,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结构严谨了,教学环节流畅了,教学语言艺术了。课堂上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思索探究,讨论交流。教学重点突出了,教学难点突破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美术基础知识,陶冶了美的情操。
磨课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的过程。磨课活动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推敲、打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泥娃娃》教学反思
此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快乐的美术课,他们可以随意想象并做出各种小娃娃;他们可以自由地找寻喜欢的合作伙伴;在这节美术课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正是本着这种“愉快教学”的思想,我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始终是快快乐乐的,我的笑容投在每一名学生的脸上,学生开心,我就开心,我和我所教的孩子愉快地生活在每一节美术课课堂中!
一、灵活运用教材,更新内容开展愉快教学
好的美术课设计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较好的教学内容,但并不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是完美的,不需要补充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能灵活运用课堂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每一个班级的特点来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从美术课堂中找到乐趣!例如《泥娃娃》一课,有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泥塑小娃娃,而有些学生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种情况下,我便设计了一个游戏:以评选小经理为载体,让完成泥塑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没有做好的同学一边欣赏一边完成。所有学生都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
二、 根据儿童特点,运用游戏开展愉快教学
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好动、好玩儿,爱做游戏。设计教案要考虑游戏性,只要这样做,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出来。在《泥娃娃》一课中,学生制作的过程就像是在做游戏,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游戏中的角色。在巡视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边讲边做,那专注的模样很是可爱。可以说,在游戏中上课学生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学习学生是幸福的,那么,我们何不多制造些快乐,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去感受幸福呢?
三、 丰富活动形式,适当竞争开展愉快教学
有了极高的兴趣,自然就会在愉快中学习了。《泥娃娃》一课中,利用陶泥或彩泥、纸粘泥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捏、压、印、粘等基本技法进行“娃娃面部表情”造型,学生们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