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式折线统计图>评课

(2013-06-14 06:35:33)
分类: 教研组专题研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复式折线统计图>评课记录

项目负责人

蔡玉蓉

活动时间

2013.5.30

活动地点

大队室

活动主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主 讲 人

郑小红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组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今天,我们组的 蔡玉蓉老师执教了一节《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后,我们组全体成员集中评课.针对这节课,我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一直认为:蔡老师的课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情景的创设;比较注重启发式教学;语言亲切,不断的渗透德育教育.知识很到位.

 

      不足之处;在折线统计图里判断2种数据的变化趋势时,该如何更准确的说处整体趋势呢?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复式折线统计图>评课

<复式折线统计图>评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评课稿

                                        郑小红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绘制、特点等已经掌握。至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另一方面是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数据并能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决策,本节的难点是统计图的绘制。本节课蔡老师精心设计了多个教学环节来落实教学目标。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设计教学。

课的开始,首先蔡老师先出示昆明、吐鲁番76—20时气温变化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当学生回答问题4时即比较同一时间昆明、吐鲁番气温情况时,学生觉得有点难时,这时蔡老师不失时机追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出这两地在同一时间的气温变化情况,由此产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需求,并顺利过渡到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这样通过对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单式统计图的不便,从而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需性,这样为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就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教学绘制统计图时首先讲清怎么画统计图,然后让学生独立学习例题1的统计图,然后在交流反馈中构建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后,再安排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紧抓它的主要特征,点和线学会正确画图,这样突破了难点。

二、 注重知识的对比认识,环环相扣,扎实有效。

本节课蔡老师进行了几次对比:1、单、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比,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二次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2、选择用哪种统计图更合理,这是学生对两种统计图区别认识的一个练习巩固,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通过对比,不仅可以将新旧知识、事物关系沟通组织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秩序,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汲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素材符合学生特点,创造性使用教材

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学时蔡老师应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蔡老师的整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简练而有效,充实而有余地,尤其是最后的两道题值得我再细细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