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数学主题教研集体备课《排队问题》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记录 |
项目负责人 |
蔡玉蓉 |
|
活动时间 |
2012.12.21 |
活动地点 |
大队室 |
|
活动主题 |
排队问题 |
主讲 人 |
徐宪业 |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①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对运筹论思想和排队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②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维品质。 ③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对比总结出等候时间的最少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等候时间总和最少的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和对比中总结出等候时间总和最少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把所学内容有意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正确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此后,大家还发表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整体处理.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等候时间
(徐宪业)
教学目标:
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排队论思想的模型,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初步体会排队论这一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通过探究建立排队论思想的模型,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一、谈话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二(4)班大扫除,三位同学各提一只水桶同时去一个水龙头提水,他们接水的时间分别需要50秒、20秒、30秒。
T:如果按A-B-C的排队顺序接水,三位同学等候时间的总和是几秒? (马上举手口答)
预设:①50+20+30=100秒
②50+50+20+50+20+30=220秒
2、什么是等候时间与等候时间总和。
【针对①50+20+30=100秒提问】
T①:50表示什么?
问②:50+20能不能表示第一位和第二位同学两人等候时间的总和呢?为什么?
问③:第三个同学等候时间是多少秒?
预设:50+20+30=100秒
问④:如果按照ABC的排队顺序接水,三人等候时间的总和是多少秒?
预设:50+50+20+50+20+30=220秒
或50×3+20×2+30×1=220秒
3、合作探究、罗列各种顺序、求各种顺序等候时间的总和
(1) 除了A-B-C这种排队顺序接水,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排队顺序来接水?一共有几种排队顺序?
(2)填表:
剩下的几种方案,你会算吗?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三人等候时间总和最少?
【学生小组合作填表】
要求:选择你认为最佳方案进行计算,并选另一种方案计算比较,自己猜的对吗?
教师巡视
(3)反馈:
①看看这组同学填的
②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当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引导:
学生发现什么说什么?
引导得出:从用时少的开始由少到多依次排队,三人等候时间总和是最少的,从而提高效率。
4、解决问题
5、小结:
这种思考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三、巩固练习
1、利用快速判断逐步建模,感受减少等候时间的总和,可以减少拥堵
师(出示主题图):这是码头卸货的情境图。(一支船队有三艘船,同时到达码头)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把这三艘船用A、B、C来编号,卸货时间分别是8小时、4小时、1小时。只能一船一船的卸货。要使三艘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呢?等候的总和时间又是多少呢?
作用:提高船队的工作效率,减少码头的拥堵。
汇报:
2、提高思维
小明、小亮、小叶、小兰4人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看病(只有一个医生在),小明需要5分钟,小亮需要3分钟,小叶需要1分钟,小兰需要6分钟。要使四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如果有5人、6人,甚至更多的人来排队等候,只要怎样安排就能使他们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呢?
医生正准备要给小叶就诊,突然,来了一个满头是血的李强,需要6分钟时间,应该怎么安排他们就诊顺序?
事有轻重缓急,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特殊对待。
四、课堂总结
板书:
①
20×3+30×2+50=170(秒)
排队等候
王大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上数学广角
金小燕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等候时间,能列举出各种方案。思想和对策论方法的渗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吃橘子游戏引入
2②站了多久?为什么会有两个时间?第一个时间是怎么来的?
4、两位同学站的时间总和是多少呢?
二、展开探究,得出结论
出示课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排队等候的问题。
(一)忙碌的码头(进一步理解等候时间)
⑶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习惯用“化大为小”的方法。板书“化大为小”。
师:我们先来解决两条货船的问题。
⑴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⑵卸货有哪些顺序?生写在练习纸(二)
⑶生写出等候的时间,解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电脑集体校对。
⑷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三)深入
1、假如同时来了三条船,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先请同学们把所有的卸货顺序有规律的写出来。
生完成表格(三)。
2、师生共同完成第一种方法。。
3、看到上面这6种顺序,为了等候的时间总和最少,我们应该选哪种方案?
师小结:从用时最少的先开始,可以节省时间。板书“用时最少——用时最多”
三、学以致用、促进内化
1.如果有四艘货船,怎么办?
2、叔叔卸货的问题,我们帮忙解决了,只要叔叔从用时最少到最多依次安排,就能解决堵塞问题。
《排队等候问题》教学设计
高启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15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和排队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建立模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排过队吗?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候?在等候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看来,生活中需要排队等候的情况还真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排队等候问题。
二、出示情景图,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课件出示例3的情景图,不出示问题)(码头同时到了三艘货船,码头边一片繁忙的景象。)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生说)
2、点击课件,提出问题:要使三艘船等候的时间总和最少,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
4、讨论:等候时间怎样计算?
5、师:看来大家对等候时间明白了,如果让你设计方案。你有多少种卸货方案?独立思考,并把方案写下来。
要求:先确定卸货顺序,再根据卸货顺序计算三艘船分别等候的时间,最后计算三艘船等候时间总和。
(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6、小组交流,组长整理出组员们一共几种方案,填在表格中,并指出哪种方案等候时间最少?
三、练习内化
请同学们为题中的各个人排一下顺序,并说明理由。
1、医务室同时有三个病人来就诊,只有一位医务人员。小明包扎伤口需5分钟,小亮打针需3分钟,小丽检查牙齿1分钟。
2、三位顾客同时到收银台结帐,甲结帐需要4分钟,乙结帐需要1分钟,丙结帐需要3分钟,丁结账需要8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等候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教材1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中的排队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具体事例中渗透集体观念的德育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重点:1。掌握等候时间总和最少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把所学内容有意识地运用到实际说话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合理的安排事情的顺序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等候时间的事情呢?
2、板书课题:等候时间
二、探所交流,解决问题
1.表演:请三位同学同时上台等候老师批改作业。
2.老师可以有哪些批改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3. 请学生拿出课前发的表格。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5.找出最优方案
要想三位同学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该怎样排列?
6.小结:要想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就要依次从批改时间小开始批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如果再增加一艘2小时呢?
1.你学习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集体备课材料:
等候时间
课题:数学广角(等候时间)教学内容:课本第1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排队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什么是等候时间?
2、通过探究建立模型。
教学准备:POWERPOINT制作教学步骤:
一、
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曾经有过排队等候的经历?
(板书:等候时间)
二、探究新知
师:现在就有三位同学在等徐老师给他们改作业。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位同学来等候老师批改作业:(板书)
A
30秒
师:三位同学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是多少?
师:怎么列式?
师:刚才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批改的?
生:A-B-C
师:除了这样的顺序,还有什么顺序?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汇报!
师: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师:如果现在再让这三位同学来排队改作业,你们会按怎样的顺序排队?为什么?
师:这种思考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三、
1、利用快速判断逐步建模
师(出示主题图):这是码头卸货的情境图。
2、建立模型
师:如果三位同学的等候时间分别是:
a、b、c那么等候时间最少的顺序是哪一种?
(没有出示a>b>c)
师:为什么不能确定按什么顺序卸货?
师:看来只有知道了每艘船的卸货时间,我们才可以安排合理的卸货顺序。
师:出示a>b>c,等候时间总和最少的是多少?
为什么这样安排?
c×3什么意思?b×2什么意思?a什么意思?
师:等候时间总和和顺序之间有什么样关系呢?
师:请用一、二句话说说等候时间与顺序之间的关系。
四、
板书设计:
等候时间
A
30秒
3小时
5小时
1小时
a秒
(a>b>c)
“数学广角:排队问题”教学设计
邵香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发现优化解题的策略,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的优化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哪些事情时需要排队等候,依次进行?
生:买票、打饭、批改作业……
师:是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事情需要排队等候依次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揭示课题:排队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P115页例3情景图
师:从画面的内容,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师:三艘船依次卸货可以按哪些卸货的顺序?为了叙述方便(课件出示要求:卸完要8小时为船1;卸完要4小时为船2;卸完要1小时为船3)
师:除了按船1→船2→船3的顺序卸货,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卸货?每种方案中每艘船的等候时间及它们等候时间的总和是多少?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将相关信息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小结:安排顺序时,_________安排,就能使等候的总时间最短。
师:刚才大家为卸货找到了最佳方案,现在学校医务室的校医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难题吗?
三、巩固新知、应用知识 P115 做一做
四、拓展升化
甲、乙、丙、丁4名同学分别用装20千克、16千克、10千克、8千克的水桶,在同一个水龙头下打水,假设每分钟流量是2千克。问:按怎样的顺序安排等候打水的时间最短?最短等候时间是多少?
五、引导归结、建构知识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排队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什么是等候时间?
2、通过探究建立模型。
教学步骤: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曾经有过排队等候的经历?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等候时间。(板书:等候时间)
二、探究新知
师:现在就有三位同学在等徐老师给他们改作业。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位同学来等候老师批改作业:
(板书)
A B
C
30秒
70秒
50秒
师:三位同学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是多少?
师:ABC三位同学在等候徐老师改作业的时候,他们等候时间的总和是多少?(板书:等候时间总和)
师:怎么列式?
师:刚才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批改的?
生:A-B-C
师:除了这样的顺序,还有什么顺序?
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通过这张表格来验证一下。
(师范填第一种情况的等待时间)
师:其他几种顺序,三位同学的等候时间总和会是多少呢?同桌分工合作,一起来完成表格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汇报!
师: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师:如果现在再让这三位同学来排队改作业,你们会按怎样的顺序排队?为什么?
师:三位同学等候时间总和最少要多长时间呢?算式?
30+30+50+30+50+70=260(秒)
(板书)
师:仔细观察,你能想办法用一条更简便的算式表示最少的等候时间总和吗?
3×30+2×50+70=260(秒)
(板书)
师:3×30中的3和3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50中的2和50分别表示什么意识呢?70表示什么意识?
师:从用时最少的这位同学开始批改,可以
减少同学们等候的总和时间,提高效率。
师:这种思考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三、
发现规律、建立模型
1、利用快速判断逐步建模
2、建立模型
师:如果三位同学的等候时间分别是:
a、b、c那么等候时间最少的顺序是哪一种?
(没有出示a>b>c)
师:为什么不能确定按什么顺序卸货?
师:看来只有知道了每艘船的卸货时间,我们才可以安排合理的卸货顺序。
介绍华罗庚
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