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2012-12-23 20:49:3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主题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蔡玉蓉

活动时间

2012.12.4

活动地点

1教室

活动主题

口算除法

主讲 人

高启杰

参加对象

数学组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小结算法:

二.组织探究

1.出示例1:你发现了什么?

补充信息: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学生独自思考,反馈讲算理

说一说你是如何口算的?课件出示用小棒加以验证。

出示各种个样的算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与同桌交流。

3.教学例2并小结:可以看成几个十除以几个十进行简便计算。

4.试一试:开火车并讲清算理。

5.教学估算:83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讲一讲你是如何估算的?

估算巩固练习。

三.终极挑战

1.对比练习,找出上下题的联系

2.找出上下题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拓展。

3.解决问题

4.比较:今天学的知识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点吗?

四.总结:你有何收获?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共同找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加完善本节课的思路,让教学更加有效。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口算除法》教案

高启杰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真确进行口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的估算。

2通过交流探索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计算方法;并能以此估算两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口算:60÷3=     120÷4=

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或者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

二、     教学新知

情境创设:学校下一周就要举行学校运动会了,学校买了许多气球、彩旗装饰校园,看!正在分气球呢,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一)、80÷20的算法与算理

1.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方法,列式。

预设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80÷20

2.计算答案,说算法。

预设算法:想20×4=80;想8÷2=4……

3.研究“想8÷2=4,所以80÷20= 4的算理

师:8÷2=4是什么意思?预设:8个十÷42个十=4(板书)

追问:“8个十÷42个十”为什么会等于四?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4.本环节小结。

(二)、120÷30的算法与算理

1.延续情境(分发小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列式。

2.计算答案,说算法算理。

3.小结,熟练算理。

(三)、小练习

1.出示6道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

90÷30 =   630÷70=    80÷40 =    60÷20 =   150÷30=   400÷50=

2.展示汇报,说算法,算理。

三、估算教学

情境,刚才同学们解决了分气球的问题,并从其中学到了像“80÷2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气球是一种很容易损坏的东西,于是学校多买了几个,买了83个气球……

1.           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引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估算的练习。

63÷20     60÷19     122÷30    121÷28

四、练习提升

(一)、口算,巩固想乘法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0×3=           60×4=           80×5=

60÷20=       240÷60=         400÷80=

(二)、算算想想,初步商不变性质的特点。

72÷9=        36÷6=           35÷5=

720÷90=      360÷60=        )÷50=7

7200÷900=    3600÷600=     ( )÷()=7

(三)、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SPAN>口算除法>评课记录

项目负责人

蔡玉蓉

活动时间

2012.12.4

活动地点

大队室

活动主题

口算除法

主讲 人

徐宪业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组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今天,我们组的高启杰老师执教了一节《口算除法》,课后,我们组全体成员集中评课.针对这节课,我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一直认为:告老师的课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情景的创设;比较注重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注重简单到发散思维的训练,算理扎实,算法也提升了. 

 

      不足之处;学生对算理的描述比较抽象,也难以表达。是否换一种思维;比如:80里面包含(  )个20 。这样学生是否好接受一些,有待于以后教学中尝试。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高段数学《口算除法》主题教研活动及评课

 

 

四上口算除法》评课稿

                               (徐宪业)

    今天听了高启杰老师的《口算除法》一课,有很多的感触:

1. 问题情境的设计。在学习新知前,创设生活情境——以学校即将举行校运动会为主题,通过分气球、挂彩旗等活动,与本节课的内容紧紧相扣。同时,又把学生推上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探索新知的设计。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根据新课改的思想,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主情景图去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计算,暴露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并通过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设计。使学生明确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并认为最优化的算法。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乐于学习。

4、体现趣味性和生动性。这节课不仅注重新知的探讨学习,还注重练习和应用。在练习题的设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最后一道拓展题设计渗透了函数思想,让人耳目一新。

除了以上优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在让学生探究算理的过程中,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多讲,以进一步内化算理。

2、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要求尽可能的表述完整。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