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 教研材料
(2012-04-23 19:02:56)
标签:
杂谈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记录 |
项目负责人 |
蔡玉蓉 |
|
活动时间 |
2012.3.13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分数的意义 |
主 讲人 |
范姿姿 |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最后,各位老师发表了自己对教案设计的处理.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含义,弄清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导感知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位老朋友。(板书:分数)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几份之一几份之几
一、
1、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再研究,我们在三年级时就知道,分物得不到整数结果时,这时人们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2、课件:分数的产生---(主题图,古人用绳来记录)
师:在古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工人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采用结绳方法,剩下不足一段时,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师:你现在能来说一说分数是怎么来的吗?(板书:怎么来的?)
课件得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
二、
1、组织活动: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分数(出示:四分之一)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能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说一说介绍分数四分之一。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同桌合作。
2、交流反馈
师:说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你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3、师:你能用这些棋子表示四分之一吗?4颗
8颗呢。还可以在多一些吗?同学们用圆圈表示小棋子,在纸上画一画表示四分之一?
4、总结提升
问: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数量不同,为什么都能表示四分之一呢?
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四分之一。
5、自学单位“1”
①问:关于分数,书上还介绍了分数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幻灯片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第61页的内容。
课件出示:什么是单位“1”?
师:你能说一说你能把哪些物体看作单位“1”?
②课件出示单位“1”的事物
③练习:课件题目
④完成练习课件出示校对(学生的练习在白纸上书第62页做一做)
5、认识分数单位
师:以前我们学过整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一、十、百、千、万·····)整数有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自学书第62页,你明白了什么?
练习:课件题目。
师:举例生活中,再课件出示说一说
师:我们刚才探究了分数的这么多知识,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记录分数吗?
我们来看看
三、
四、作业:《作业本》第22页
板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几份之一。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分数的意义开课 |
项目负责人 |
蔡玉蓉 |
|
活动时间 |
2012.3.15 |
活动地点 |
五5教室 |
|
活动主题 |
分数的意义 |
主 讲人 |
范姿姿 |
|
参加对象 |
数学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回顾,引导感知 (板书:分数)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探究分数的产生 1、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再研究,我们在三年级时就知道,分物得不到整数结果时,这时人们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2、课件:分数的产生---(主题图,古人用绳来记录)
一、 1、组织活动: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分数(出示:四分之一)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2、交流反馈 师:说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你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3、师:你能用这些棋子表示四分之一吗?4颗 8颗呢。还可以在多一些吗?同学们用圆圈表示小棋子,在纸上画一画表示四分之一? 4、总结提升 问: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数量不同,为什么都能表示四分之一呢? 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四分之一。 5、自学单位“1” 要求自学课本第61页的内容。 6、认识分数单位 三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第22页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一、回顾,引导感知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位老朋友。(板书:分数)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几份之一几份之几
二、
1、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再研究,我们在三年级时就知道,分物得不到整数结果时,这时人们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2、课件:分数的产生---(主题图,古人用绳来记录)
师:在古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工人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采用结绳方法,剩下不足一段时,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师:你现在能来说一说分数是怎么来的吗?(板书:怎么来的?)
课件得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
三、
1、组织活动: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分数(出示:四分之一)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能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说一说介绍分数四分之一。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同桌合作。
2、交流反馈
师:说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你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3、师:你能用这些棋子表示四分之一吗?4颗
8颗呢。还可以在多一些吗?同学们用圆圈表示小棋子,在纸上画一画表示四分之一?
4、总结提升
问: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数量不同,为什么都能表示四分之一呢?
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四分之一。
5、自学单位“1”
①问:关于分数,书上还介绍了分数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幻灯片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第61页的内容。
课件出示:什么是单位“1”?
师:你能说一说你能把哪些物体看作单位“1”?
②课件出示单位“1”的事物
③练习:课件题目
④完成练习课件出示校对(学生的练习在白纸上书第62页做一做)
6、认识分数单位
师:以前我们学过整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一、十、百、千、万·····)整数有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自学书第62页,你明白了什么?
练习:课件题目。
师:举例生活中,再课件出示说一说
师:我们刚才探究了分数的这么多知识,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记录分数吗?
我们来看看
三.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第22页
板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几份之一。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分数的意义评课记录 |
项目负责人 |
蔡玉蓉 |
|
活动时间 |
2012.3.15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分数的意义 |
主 讲人 |
周金叶 |
|
参加对象 |
高段数学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今天,我们组的范姿姿老师执教了一节《分数的意义》,课后,我们组全体成员集中评课.针对这节课,我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周老师认为范老师上课比较幽默。
胡老师认为范老师的课开头设计比较轻松,但要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邵老师认为:学生都停留在单位“1”上,如何引导发现整体这个单位呢? 贤客老师疑惑:课前想到的东西,上课如何渗透进去?
蔡老师认为:对于分数的产生学生感觉比较抽象,应该结合多媒体比较其简洁性。
宪业老师认为:要体现分数表示意义,并学会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范姿姿老师执教了《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时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出发,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是以“做”而非“听或看”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观察、推理和交流中,获得切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