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数的意义 教研材料

(2012-04-23 19:02:56)
标签:

杂谈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记录

项目负责人

蔡玉蓉

活动时间

2012.3.13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分数的意义

主 讲人

范姿姿

参加对象

数学组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今天,我们组的全体成员集中会议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首先我们确定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其次,确定教法和学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法。基于以上理念,最后,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明确单位“ 1”的概念。
2
、通过归纳,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等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2
通过不同的独立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交流,理解分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2
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练习,理解生活中的分数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单位“1”概念的建立。
2
根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最后,各位老师发表了自己对教案设计的处理.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白思敏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分数的意义》

                                                 范姿姿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2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  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含义,弄清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观察  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导感知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位老朋友。(板书:分数)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几份之一几份之几

一、       探究分数的产生

1、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再研究,我们在三年级时就知道,分物得不到整数结果时,这时人们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2、课件:分数的产生---(主题图,古人用绳来记录)

师:在古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工人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采用结绳方法,剩下不足一段时,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师:你现在能来说一说分数是怎么来的吗?(板书:怎么来的?)

课件得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

二、       探究分数的意义

1、组织活动: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分数(出示:四分之一)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能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说一说介绍分数四分之一。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同桌合作。

2、交流反馈

师:说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你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3、师:你能用这些棋子表示四分之一吗?4

8颗呢。还可以在多一些吗?同学们用圆圈表示小棋子,在纸上画一画表示四分之一?

4、总结提升

问: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数量不同,为什么都能表示四分之一呢?

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四分之一。

5、自学单位“1

①问:关于分数,书上还介绍了分数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幻灯片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第61页的内容。

课件出示:什么是单位“1”?

师:你能说一说你能把哪些物体看作单位“1”?

②课件出示单位“1”的事物

③练习:课件题目

④完成练习课件出示校对(学生的练习在白纸上书第62页做一做)

5、认识分数单位

师:以前我们学过整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一、十、百、千、万·····)整数有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自学书第62页,你明白了什么?

练习:课件题目。

师:举例生活中,再课件出示说一说

师:我们刚才探究了分数的这么多知识,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记录分数吗?

我们来看看

三、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第22

 

板书: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几份之一。

  一个物体                           几份,就是它的几份之几。

  一些物体----- 一个整体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分数的意义开课

项目负责人

蔡玉蓉

活动时间

2012.3.15

活动地点

5教室

活动主题

分数的意义

主 讲人

范姿姿

参加对象

数学组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回顾,引导感知

(板书:分数)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探究分数的产生

1、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再研究,我们在三年级时就知道,分物得不到整数结果时,这时人们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2、课件:分数的产生---(主题图,古人用绳来记录)

一、       探究分数的意义

1、组织活动: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分数(出示:四分之一)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2、交流反馈

师:说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你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3、师:你能用这些棋子表示四分之一吗?4

8颗呢。还可以在多一些吗?同学们用圆圈表示小棋子,在纸上画一画表示四分之一?

4、总结提升

问: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数量不同,为什么都能表示四分之一呢?

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四分之一。

5、自学单位“1

要求自学课本第61页的内容。

6、认识分数单位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第22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白思敏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分数的意义

                                             范姿姿

一、回顾,引导感知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位老朋友。(板书:分数)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几份之一)几份之一几份之几

二、       探究分数的产生

1、师:今天我们要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再研究,我们在三年级时就知道,分物得不到整数结果时,这时人们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2、课件:分数的产生---(主题图,古人用绳来记录)

师:在古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工人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采用结绳方法,剩下不足一段时,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师:你现在能来说一说分数是怎么来的吗?(板书:怎么来的?)

课件得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

三、       探究分数的意义

1、组织活动: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个分数(出示:四分之一)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能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说一说介绍分数四分之一。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同桌合作。

2、交流反馈

师:说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你是怎样表示出来的?

3、师:你能用这些棋子表示四分之一吗?4

8颗呢。还可以在多一些吗?同学们用圆圈表示小棋子,在纸上画一画表示四分之一?

4、总结提升

问: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不同,数量不同,为什么都能表示四分之一呢?

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四分之一。

5、自学单位“1

①问:关于分数,书上还介绍了分数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幻灯片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第61页的内容。

课件出示:什么是单位“1”?

师:你能说一说你能把哪些物体看作单位“1”?

②课件出示单位“1”的事物

③练习:课件题目

④完成练习课件出示校对(学生的练习在白纸上书第62页做一做)

6、认识分数单位

师:以前我们学过整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一、十、百、千、万·····)整数有计数单位,分数也有?自学书第62页,你明白了什么?

练习:课件题目。

师:举例生活中,再课件出示说一说

师:我们刚才探究了分数的这么多知识,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记录分数吗?

我们来看看

三.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第22

 

板书: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几份之一。

  一个物体                           几份,就是它的几份之几。

  一些物体----- 一个整体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分数的意义评课记录

项目负责人

蔡玉蓉

活动时间

2012.3.15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分数的意义

主 讲人

周金叶

参加对象

高段数学组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今天,我们组的范姿姿老师执教了一节《分数的意义》,课后,我们组全体成员集中评课.针对这节课,我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认为范老师上课比较幽默。

 

老师认为范老师的课开头设计比较轻松,但要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老师认为:学生都停留在单位“1”上,如何引导发现整体这个单位呢?

贤客老师疑惑:课前想到的东西,上课如何渗透进去?

 

老师认为:对于分数的产生学生感觉比较抽象,应该结合多媒体比较其简洁性。

 

宪业老师认为:要体现分数表示意义,并学会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白思敏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分数的意义》评课

                                             周金叶

范姿姿老师执教了《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学时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出发,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是以而非听或看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观察、推理和交流中,获得切实的体验。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汪老师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这一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分数的真正含义。数学教学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 分数的意义,这充分说明汪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她使大部分学生获得了成功

 
这节课给我总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尤其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体现的较为突出。练习的设计层次鲜明,层层递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