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同课异构(集体备课与开课、评课)《友谊的回声》
(2012-01-07 14:00: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主题教研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同课异构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胡金敏 |
|
活动时间 |
2011.12.5 |
活动地点 |
音乐办公室 |
|
活动主题 |
《友谊的回声》 |
主 讲人 |
胡金敏 |
|
参加对象 |
音乐组教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确定本次集体备课的课题为《友谊的回声》。 二、以“音乐课唱歌教学有效性”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三、认真品读教材,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四、学习《友谊的回声》部分优秀教学设计,取其精华。 五、李莹老师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六、教研组教师各抒己见,集体谈论备课思路。 七、记录修改后的教案。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珍惜同学间的友谊,提升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 |
|||
过程确认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活动签到表 |
|||||
|
|||||
序号 |
姓 |
序号 |
姓 |
序号 |
姓 |
1 |
胡爱兰 |
17 |
|
33 |
|
2 |
胡金敏 |
18 |
|
34 |
|
3 |
林景理 |
19 |
|
35 |
|
4 |
白洪岳 |
20 |
|
36 |
|
5 |
李爱雪 |
21 |
|
37 |
|
6 |
李莹 |
22 |
|
38 |
|
7 |
吴进都 |
23 |
|
39 |
|
8 |
叶先发 |
24 |
|
40 |
|
9 |
刘海燕 |
25 |
|
41 |
|
10 |
温金雷 |
26 |
|
42 |
|
11 |
|
27 |
|
43 |
|
12 |
|
28 |
|
44 |
|
13 |
|
29 |
|
45 |
|
14 |
|
30 |
|
46 |
|
15 |
|
31 |
|
47 |
|
16 |
|
32 |
|
48 |
|
《友谊的回声》
执教者:李莹
教学内容:
2 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在倾听和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并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 在优美的情境和游戏中,学会“f”,“p”强弱记号,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中去。
4 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
带着欢快,美好的心情,清新,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了解极强“ff”极弱“pp”中强“mf” 中弱“mp”,并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3 掌握前半拍休止○× ×× ,唱准切分节奏× × × 。
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力度向学生进行问好
师:刚才老师和你们问好时,音响上有什么不同?
生:。。。。。。
师:在音乐中,我们可以用f、p两个力度记号来表示,一个人可以控制音量的办法来区分f、p,如果现在我们音量发出都是一样,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表现f、p?(图片)多对一,
二、游戏导入
师:有为同学他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表现这两个力度记号,他带着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大山谷,站在湖边对着对面的大山,大声的叫着“喂,你好吗?”这时对面会传来什么声音?
生:回声
师:那么这回声的力度和原声相比有什么区别?
生:。。。
师:对了,回声要比原声弱,我们一起来表现下
(喂,你好吗)
师:我们的回声还不是很形象,我们试着用这个记号来表示下,pp极弱
(喂,你好吗)
师:现在大家表现的有所进步,我们为回声加上音高,我们来试试
(噢 ,噢)
分组做游戏
二、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我们一起来观看:
播放动画片段《小兔淘淘——回声》
内容大概:
2、提问:
师:片中出现了一个什么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回答出“回声”的自然现象)
师:好好的在摘蘑菇的小兔淘淘却和小熊打闹起来,大家觉得它的做法好吗?后来淘淘为什么又难过呢?它应该怎样改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说出礼貌待人、友谊等相关词语,并说出改正的方法。)
(二)歌曲学习
1、导语:山谷中的回声真好听,不光是在大自然中有这么美丽动听的回声,在我们人与人之间也有美好的回声,一起到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
(播放范唱《友谊的回声》)
提示:听了歌曲有什么感受?歌曲情绪怎样?怎样反复?找到表现回声的两句了吗?(谈歌曲表现的内容与情绪,巩固反复记号的作用。)
2、教师范唱
要求学生找出“回声“乐句
3、小组合作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回忆学唱法(培养主观学唱意识)
(2)小组合作听唱法学唱,用心唱法或“lu”哼唱旋律。(提示运用pp力度)
(4)完整用正常力度演唱
(5)小组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自信表演)
4、引导带着情绪、表情、动作表现歌曲
师:“大家认为这首歌怎样才能唱的好听呢?”(引导说出节奏准确,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清新,强弱力度,带有美好心情、表情、动作表现等)
四、拓展延伸
1、师:前面老师给大家讲的故事才到一半,后来淘淘是否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呢,又发生了什么呢?(播动画片后半段:小兔淘淘向山谷道歉,山谷里的“小朋友”也想淘淘道歉,他们成为好朋友。)
看来真的是如我们所愿,所以这就是——“友谊的回声”
2、让我们把这首《友谊的回声》送给淘淘和它的小伙伴,也送给每一个拥有友谊的朋友。(齐表演歌曲)
五、总结
1、师:这节课将近尾声,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总结)
2、师:友谊是一朵鲜花,只有在双方的浇灌下才能越开越美,愿友谊的回声永远飘荡在我们周围。记住——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同样对你好。同学们,让我们在友谊的回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播放歌曲伴奏,师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 听、辩、唱、领悟、延伸 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因此课堂教学都是在创设各种情境中展开,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验。首先,创设各种情境,游戏中展开教学,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合作者,参与者,伙伴上,拉近了与学生间的关系,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并使本课顺利进行。其次,课标中强调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为达到这目的,我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做到以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并且结合直观形象,让每个孩子在模仿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师生共同体验,享受了音乐美。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注意到了”以关爱每一个孩子为基点”,教学过程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了孩子个性的张扬,全部教学的活动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同参与,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首位,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歌曲,唱好歌曲,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友谊的回声》评课
李老师为我们展示一堂《友谊的回声》,紧紧围绕歌曲的主题,以审美为核心,精心建筑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较好的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改“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实践”等教学先进理念,。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虽然不像成年人那样去创造、发明,但是,他们对事物或问题好奇、好问、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在导入本课教学时,运用故事导入法引出视频片段《回声》,通过让学生欣赏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回声”,从而使学生在接下去的“回声游戏”中能更好地表现“回声”,并在课堂中制造“回声”,轻松解决歌曲难点。
二、明确地位,引导自主学习
在教唱歌曲时,引导学生回忆学唱法,培养主观学唱意识,小组合作听唱法学唱,引导学生发现解决方法自己解决。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的学习状态中。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自信地去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三、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情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无一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在本课的最后部分,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再次观看视频片段《回声》,要求学生当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谊的回声”,并引出话题“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让学生尽情讲述身边的“友情”,表达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为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