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萧江三小校本培训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85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2011-12-18 19:12: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平阳县萧江三小       

项目名称

中段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胡小平

活动时间

2011/12/1

活动地点

三楼会议室

活动主题

集体备课

主 讲 人

胡小平

参加对象

中段语文教研组成员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集体备课胡小平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

1、各位老师自由研读教材;

2、胡小平老师说说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集体讨论;主要讨论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应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以时间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进而让学生复述。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集体备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的讨论,组员用提问的方式反问主备人,并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使教学设计更为清晰。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白思敏

集体备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集体备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飞向蓝天的恐龙

   设计理念

  课标提出“学生时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本课时,紧紧围绕“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这一问题,设计了合作学习表格,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会学习,并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五彩斑斓、凌空翱翔、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合作学习表格数张。

  教学过程

  一、板书揭题,质疑导入

  1.(板书:恐龙)关于恐龙,你知道些什么?对我们而言,恐龙充满神秘。今年,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

  2.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恐龙怎么长出羽毛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边读边划出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汇,读到步理解的地方画上记号。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点名读,全班齐读。提示字音“盈”(ying)。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引导学生就课文词、句质疑。

  (生:”茹毛饮血“是什么意思?师:指的是连贸带血生吃禽兽,形容恐龙的凶猛);(生: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5.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第4自然段)

   三、直奔重点段落,探究演化过程

  1.师读第3自然段,生齐读第4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读准。

  2.默读地4自然段,边读边想: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其中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学生自能读书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填写表格(附学生填写的合作学习表格)

  仔细研读第4自然段,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繁衍生息的情况

  它们的特点(在书

  上划出相关语句

  3.汇报学习成果

  (1)最早恐龙是什么样子?a生读句子:它何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b引导学生概括回答(相机板书: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大小似狗,刑似鸵鸟)[小精灵儿童c两亿三千万年前,离我们十分遥远,科学家们是怎么知道这一时间的?(引导学生体会“大约”在句中用准确)

  d再读句子,想一想和你脑海中得恐龙形象有何不同?

  (2)了解恐龙得繁衍生息情况

  过渡,接着,又经过了多长的时间,恐龙繁衍生息情况如何呢?

  a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b男女生时比读。引导学生感受这句话从习性、形态、性情等方面来描写恐龙家族的形态各异。

  c、观看插图,训练学生用“有些……有些……对比练习说话,进一步想象庞大的恐龙家族。

  d、师生共背,积累语言,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相机板书:数千万年后,形态异家族有些……)

  (3)了解恐龙是怎样一步步飞向蓝天的?

  a、读句子,找出是哪种恐龙飞向蓝天的?(猎食性恐龙)

  b、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词的准确。“一些、逐渐”等词。

  c、这些恐龙之所以能飞,科学家提供了几种猜想。引导学生概括说说。(相机板书:转移到树上生存奔跑中学会飞翔)

  4.复述演化过程。

  假设你就站在这飞向蓝天的恐龙化石前,作为小解说员的你怎样向参观者介绍这一演化过程呢?

  点名复述,师生共同根据扳书复述。

  5.引读最后一句话。“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引导学生理解”毋庸置疑“的意思。读出肯定的语气。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关于恐龙,你还有什么想知道吗?(生:恐龙是怎样长出羽毛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2.总结:恐龙身上有许多未解之谜,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课后我们再开一个“恐龙知识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