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踩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1-19 16:06:51)小学音乐《踩雨》教学设计
泰山庙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能甜美轻松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创编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能感受到雨带给人们的遐想,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二、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感受雨和音乐的美妙,能轻松甜美的演唱歌曲。
三、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出发,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体验探究法2、合作学习法3、模仿学习法4、媒体演示法
四、设计流程:
本课选择了相教版第九册第七课《踩雨》一课为教学内容,以“雨”为主线,按“听雨——赏雨——唱雨——踩雨——戏雨”为线索,对整堂课进行设计,力求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音乐美、创造美。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播放器、音效光盘、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学生准备自制乐器
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钢琴曲《雨滴》,营造课堂气氛。
2、听上课铃,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授课过程:
课前导入:
1、教师设问:“在这段优美的钢琴曲中你能听出什么?请你说说看,它描述了什么内容。”
2、教师叙述:“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就象是有一个交响乐团,每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时刻演奏着不同情绪的旋律,我采集了一些声音样本,你能听出它们是什么声音吗?”
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音效光盘
内容:雨滴
大雨
雷雨
要求:[1]“你能听辨是什么声音吗?”
[2]“你能比较并说出强弱吗?”
[3]“你能用嘴模仿出它们的声音吗?”
[4]“沙沙沙、哗哗哗,这些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
引入:“小的时候,老师特别喜欢在夏天的雨后和附近的孩子一起在水里奔跑嬉闹,有时干脆脱了鞋赤脚踩水,一双双小脚丫在水里跳来跳去,追逐打闹。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构成了美妙的音乐。今天,老师把我心中一段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带给你们,听!……”
聆听:播放《踩雨》
1、初听提示:“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组织:简短讨论
2、复听提示:“感受歌曲情绪,注意乐句之间异同之处。”
组织:简短讨论
唱谱过程:
1、模唱:“谁能模唱开始的四小节“沙里格沙沙……”的曲调?说明他既听的认真,而且记忆力又非常强!“
旋律:3 23 2 5
0∣2、教师范唱曲调,学生随琴视唱曲调,期间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对前四小节连音与断音进行比较,以及力度的把握。
2、“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3、“听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组织:简短讨论
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切分音、附点、前松后紧音型的学习和演唱
4、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5、“最后8小节曲调不难,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
6、“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把全曲连起来进行演唱。”
7、鼓励: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学生
唱词过程:
1、听辨相同旋律,听后指出并模唱。随琴唱一唱词
[1]老师唱,请学生比较用哪一种方法唱这首好?
第一种:连贯不断续
第二种:饱满有颗粒性像下雨的感觉
[2]讨论用怎样力度演唱?(mf)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听范唱模唱。
要求:请你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
3、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听完这首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充满童趣的图画。”
4、“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
表演过程:
1、讨论歌曲情绪“谁在雨过后踩过雨,说说你的心情?”
2、教师:“我想了一个好注意,可以在现场就感受一下踩雨时叭叭叭的声音快乐,请在句末处加上“XX”,用自制乐器或用双脚轻轻拍打地面,并用刚才我们所说的心情唱一唱这首歌。”
谱例:3 23 2 5
3、随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要求:边唱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4、教师:“同学们的脸上浮现的笑容真好看,大家想像着“踩雨”的情景,来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用我们身边的自制乐器或其他表演形式(唱、跳),重现“踩雨”的情景,我们开始吧。”
5、分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
课堂小结:
教师:“大家表现的真精彩,老师被你们带回了童年,在雨中踩雨,你们一定也经历过这样愉快的游戏。雨声、踩雨声、笑声编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曲。只要我们留心,相信大家能听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更多创作灵感与快乐。”
板书:
童年的歌--《踩雨》
1、旋律:3 23 2 5
谱例:3 23 2 5
2、切分音、附点、前松后紧音型
3、力度符号
小学音乐《踩雨》教学反思
上完《踩雨》这堂课下来,有些像在完成一个时间过程,在细节上没有能够达到我预期设想的那种效果。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很平淡而且流水般的结束了。从一开始的“听雨”这个环节,学生就没有能够真正切身的感受到“雨”,那是一种意境,我的想法是让学生在雨中说雨,一边看着下雨,听着雨声,一边来聊聊雨学生们对雨所感受到的一些“好”与“不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踩雨”的兴趣,让他们开始进入到“雨”的天气里,感受到雨带来的心情,从而导入到歌曲当中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