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泰山庙小学 王瑞红
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上的收获
(1)
学生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会关注音乐的情感因素,包括情绪,学生选择听真情实感的音乐和愉悦身心的音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2)课堂焕发生命力。以前上课都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很被动,现在课堂非常“热闹”,学生善于并喜欢与老师交流,勇于提出问题。
(3)教学质量获得提高。在课题开展之后,各班的教学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花在组织教学的时间少了,音乐活动开展的多了。两年来我们上了《小青蛙找家》、《夏夜》、《可爱的家乡》、《亮火虫》、《小骆驼》等研讨公开课,收到良好的效果。2016学年,我们学校的舞蹈队、合唱队参加区艺术节比赛取得一等奖,在这个学年中,同学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很浓。在校“六一”文艺汇演中,学生表演的各类节目获得了全校师生一致好评。
(4)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学会利用音乐进行情绪调节,促进情感的和谐发展。通过音乐活动,在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2、促进课程发展。
改变教学与生活化分离的状况,使教学、科研、生活融为一体。教学既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也是一种"微科研";大多数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新教材,根据教材设计互融问题,编写教案。进一步加强课题实验的档案建设。重视平时积累课改的资料和成果。如文件、方案、经验、优秀教案设计、课件、案例、课后反思、总结、论文、音像资料、成果汇编;进行阶段性的实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写出课题实验报告,提出进一步修改;课题组成员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每节课都能精心准备,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全面开动所有感官“武器”,积极动脑,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这就达到了我们研究课题的目的。
3、师资建设上的收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使“教书匠”逐渐转变为“学者型”、“反思型”的教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在研究中成熟起来。《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实践和总结。论文有《走进课改后的思考》、《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给学生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让信息技术和音乐和谐共奏》、《努力构建艺术课程的教学平台》、《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欣赏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等。
课题组成员经过实践研究,得到了许多新的观念及体会。两年来,我们的老师除了上好多节研究课外,还能在此基础上讨论,评价,进行深入总结,加深自己的理性思考,边探索,边实践。
课题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1、结论
对音乐兴趣培养的关注,必将带来音乐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与变化。诸如改革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音乐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音乐学习活动;改革教学评价过分偏重知识、强调选拔的倾向,建立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等等。这种围绕着兴趣培养的音乐教学改革,无疑会展现出一个音乐教学的新天地。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孩子们更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课题组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理论上进一步明晰了《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当代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上形成了初步的基于《音乐课程标准》的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操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控制能力、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快速成长,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2、存在的问题
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探索构建了一套适合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培养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为探索一种更为适合培养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为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为我们音乐教学事业的发展作一点贡献。但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和理论上的深化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怎样让教材焕发出新意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2)、怎样让研究出的评价制度在中学低年级阶段良好运作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3)、怎样探索一种更为适合培养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4)、怎样让音乐教学与网络技术整合为一体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5)、怎样让音乐与其它学科综合,真正意义上激发兴趣。
6)、怎样让音乐与美育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起点,从审美角度考虑每一教学步骤的安排,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在教师的爱心指导下,逐渐消除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距离,愉快地和音乐交朋友,通过音乐的熏陶,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这才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有兴趣学习音乐的目的所在。我觉得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得继续前行。对于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人文与社会、音乐学科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异同等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相信我们的探索的脚步会越迈越大
,越迈越踏实。
2016年6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