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题阶段性总结

(2016-07-13 16:59:27)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题阶段性总结

             榆次区泰山庙小学   侯瑞香

开展课题研究两年来,我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前期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开展调查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从课题立项起,我就着手对我班的阅读教学状况展开调查。首先,我对我班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我发现,在情感、态度方面,39%的学生书写马虎潦草,10%的学生对学习怀有恐惧感。在技能技巧方面,46%的学生不喜欢阅读,不喜欢积累和背诵,不善于表达。特别喜欢语文学习的只有5%

通过分析研究,我决定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组建学习小组开展语文学习,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收集了许多有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文章资料定期学习,并做好专题记录收集存档。此外,在内容上看,我还学习了有关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章,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的指导性文章和切合课题研究的专题性理论。通过学习,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勇于实践探索,寻求教学途径规律。

1、立足课堂,探索研究策略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一方面,我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另一方面,我每学期,坚持围绕该课题做好以备课、听课、评课为中心的过程管理,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的研究全过程。使自己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提高。

2、反思小结,提升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研究型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能否自觉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的。一年多的研究试验中,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触,通过案例、反思、论文等方式记录下来,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3、注重实践,张扬学生个性

两年来,围绕我的研究重点,就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作了初步探索和思考,也提高了我的认识。

1)、要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课始的启发谈话、生动的情景创设等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激发其阅读动机。通过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演一演、写一写等形式促使学生保持对文本的阅读兴趣,调动其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创新、提高;

2)要加强学生自主感悟、乐于交流能力的培养。“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因此,首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潜心会文,涵泳体味,获得带有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次要组织好关于对文本感悟的交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关于文本的对话,完善对文本的解读,达成阅读主体对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

3)、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课前研读文本时,既要“居高临下”,又要“蹲下身来”。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新理念为指导,能创造性的处理材料、设计教法和学法,实际必须要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中,要正确把握自我角色,在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应该发挥好教师组织、鼓励、指导、引领的作用。

4)要在学科活动中发展学生能力,拓展学习空间。生动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创作热情和表演欲望,因此,我将这一活动向课外延伸,与校园活动这一大课堂有机结合。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开展了“朗诵比赛”、“日记接龙 ”“课文续写”比赛等活动。同时,我们尽可能的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学生可以自荐自己作品,在“学生讲堂”上展示优秀作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及学习兴趣都大大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稳步上升。

5)、要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尝试改变以往教学中冷淡的师生教和学的关系,要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融自己与于学生当中;教师就必须仔细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的可操控内容,创设激励学生的情境。另外,从课型上也做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表演型,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这样的课型,给学生创设了上进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也可以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现阶段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仅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将语文学习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实验中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201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