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科高考复读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历史)

(2020-11-24 09:00:28)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一、基本情况

 

命题人

卷面总分

答题时间

难度系数

历史

湛江市调研

100

75分钟

0.65

班级

参考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文科班

15

85

42

65.1

 

1.各段成绩人数

成绩

80120)以上

70-79105-119

60-6990-104

50-5975-89

40-4960-79

30-3945-69

3045)以下

文科班

1

5

6

2

1

0

0

 

2.小题得分/准确率

班级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文科班

1

0.53

2

0.93

3

0.40

4

0.80

班级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文科班

5

0.67

6

0.40

7

0.87

8

0.33

班级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文科班

9

0.73

10

0.67

11

0.73

12

0.80

班级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文科班

13

0.80

14

0.60

15

0.67

16

0.27

班级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题号

准确率

文科班

17

0.77

18

0.65

19

0.47

20

73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采用的湛江市202011月份高中毕业班调研试题。题型与新高考一致,分为主观题、客观题两种,客观题即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主观题共4个小题,包括两个材料分析题,一个材料论述题,一个选修题(三选一)。考试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三个模块和三本选修的全部高考内容(选修三选一)。命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反映新高考的基础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从总体来看,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全面,试题难度适中,从测试结果看,难度系数为0.65,比较合理。

  

三、存在的问题

      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已经复习过的知识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不会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解题,在选择题方面,表现为知识点混乱,张冠李戴,有的学生已经得出最后两选,但还是选错,如徐继昊就将原本选择的正确答案再改错了两道;主观题方面,表现在学生在如何运用历史语言表达,如何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知识的迁移上比较薄弱,这将是后面复习中的难点。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如第27101115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还是有同学做错。

2、  知识理解方面有欠缺:如第1题考查宗法制,准确率只有0.53,学生对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都很清楚,但所给的材料是西周初年太王、王季、文王在王位传承方面尚无立嫡立长的观念,说明的是西周建立前后宗法制度尚不完善,学生错选A王位继承方式创新(包括选择题只错了两道总分85分的黄远睿),还有错选D统治集团内部和平共处(之前小测试中出现过周公东征的内容,说明不是和平共处)。

3、  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不强:如第6题,准确率只有0.40(本题黄远睿错),题目的意思是梁启超认为女性获得权利,既有助于家庭,也有助于改善种族,以达到“保种”的目的,与维新派宣传的“保国保种”以救亡图存的主张一致,大多数学生错选D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梁启超的主张不能直接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直接推动维新运动发展的是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学堂、报刊和公车上书等活动)。再如第19题论述题,要求提取信息,分析其史料价值,多数学生笼统回答,看不出提出出来的信息是什么?史料价值在哪里?

4、  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如第3题唐朝的《礼宾图》,准确率只有0.40,很多学生错选“华夷观念浓厚”;第5题,错在将义和团的“揭贴”理解成为“大众传媒”;第8题准确率只有0.33,正确答案是B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教育方针,错选A\C\D的同学都有,错在没看清题干中的意思是反对轻视劳动,要“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所以错选“劳动价值观念受到轻视”“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生产实际”,“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是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完全没有关系。16题准确率只有0.27,不结盟运动向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建议获得通过,说明的是第三世界国家大量加入联合国,即联合国成员结构发生变化,错选A/B/D的学生都有,本题完全可以用排除法,A选项不结盟运动主宰联大会议,“主宰”二字显然错误;B选项两格格局趋向瓦解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的剧变,题目只说70年代的情况;D选项新的政治格局形成表述本身是错误的。

5、  主观题不能从全局出发,宏观把握,答题思路狭窄,要点不全,废话较多,抓不住学科关键词语,答题不规范,字迹潦草等。

四、教学改进措施

1、紧扣课本,落实双基,突出历史概念和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

     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注重主干知识体系结构的多次重复构建,帮助学生正确牢固地形成主干知识体系,以应对不同的情景材料。让学生充分认识掌握知识体系、历史阶段特征的重要性,再将历史概念理清,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继续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技巧,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能力只有在训练中不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认真研究,切实加强课堂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尤其是小论文题型的基本解题模式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3、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精选出具有知识呈现丰富得当、能力培养目标突出的好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从所给史料中获取有效准确信息并能准确牵引教材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用精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学生做到:读懂材料、提炼观点、依题作答、规范表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