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济南正式出台文件
济南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的《济南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
到2020年,实现147.9万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农村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
这三类人成为↓
济南农村人口市民化主要对象
城镇外来务工人员:140万左右
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44.5万左右
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28万左右
怎样促成这些农村人口市民化:落户
对在城镇具有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鼓励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在就业地举家迁移落户,并确保其农村权益长期不变。
在卫星城和小城镇持有居住证的新生代农民工,实行“零门槛”落户。
力争促进28万农村籍大中专毕业生落户城镇。
在济南市就读的我省农村户籍大中专学生,自愿转为城镇户口的,可将户口迁入学校集体户,并保留农村权益。
怎样让这些新市民更好在城市生活?
↓
给!予!福!利!
↓
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
在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能享受哪些利好?
就业方面:
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工新市民平均工资水平增长速度不低于GDP增速。
住房方面:
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含公租房),支持使用住房公积金租赁公租房及其他住房。
济南将制定优惠措施支持进城落户人员自购商品房。
农民工进城购房,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税收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试行宅基地换购商品房政策,对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等地上附着物的农民,县区政府可参照当地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价格给予合理补偿或发放等额“房票”,在辖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抵作购房款。
教育方面:
到2020年,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随迁子女与本市市民子女享受同等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幼儿园),以政府购买学位、发放教育券等多种方式,安排随迁子女入读。
医疗方面:
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采用日常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和门诊特殊病种救助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各区县合理设置救助标准。
城中村、城边村看过来
关于土地征收补偿利益分配:
济南将出台城中村城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的具体程序、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
界定成员时,成员身份的确认既要得到多数人认可,又要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切实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资格认定后,必须张榜公布,做到信息公开。
提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新增人口,通过分享家庭内拥有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办法,按章程获得集体财产份额和集体成员身份。
在提升居民社会保障方面:
完善城中村城边村所在街道社保经办服务平台建设,确保符合条件的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为企业职工的,改制后的企业应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等各种社会保险费用;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保的,符合条件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员养老。
完成村改居的城中村城边村,将符合条件的原有居民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来源:济南日报记者 谷青 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