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五毒书记”过度关注易弄巧成拙

(2015-06-16 13:11:48)
标签:

杂谈

□毛建国
  这段时间,因为一组生活近况图片,已经刑满出狱的“五毒书记”张二江,再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针对身上的各种标签,张二江开始进行了自我辩护。在最近接受央视采访时,张二江否认与百名女子有染,称玩弄女性受西方文化影响,而贪污受贿是因为面子。(6月15日央视报道)
  对于许多人来说,“五毒书记”只是一个传说,而且早已经钉到了耻辱柱上。但现在的张二江,频繁露脸,一再成为“两个舆论场”的焦点。媒体现在对张二江的种种关注,其出发点应该不是消费张二江,而是通过强烈对比,提醒在位者珍惜当下、审慎用权。可关注一旦过了头,就很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果。若不了解内情,还真有可能认为,张二江没有那么坏,且在狱中“学有所长”,现在也有很多朋友在帮助他。
  张二江“五毒俱全”,铁证如山,狡辩也不能蒙混过关。但让人担心的正是因为身有标签,就像有些明星一再炒作自己,张二江也可能消费自己的罪过,利用自己的罪过来赚取点击量,从中获得一些好处。如果把公共资源大量用在张二江身上,给他提供各种自辩机会,却没有或很少针锋相对地反驳,过去的罪恶,现在的名气,就很有可能让张二江得利。
  另一方面,过度关注“五毒书记”,也给社会传递了负能量。张二江声称自己在监狱学有所长,已成权威专家;而且表示出狱后得到了朋友帮助,可谓“晚来有福”。是否学有所长,还需专业论断。单拿现在的生活而言,仅就报道的情况来看,张二江的生活并不差。不能不担心有人会从中解读出:只要掌握权力,“五毒俱全”不要紧,与商人勾肩搭背也没关系,只要交到了朋友,哪怕东窗事发,也会“期权回报”;反之,一身正气,得罪人太多,得道也会寡助。如果传递了这样的权力观和价值观,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没有谁反对张二江的新生,刑满释放的张二江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这一切要建立在悔过自新的基础上。可从张二江的自辩来看,他做到悔过自新了吗?他现在相对不差的生活,特别是刻意强调朋友帮助,是“劳动创造的幸福”吗?“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张二江的真正警示,应该是告诫人们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旦精神缺钙,内心变质,就会腐烂生虫;特别警示有权的人,要正确面对权力,审慎用好权力。
  “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有那么多值得关心的人和事,何必过多关注张二江?“五毒书记”铁证如山,又何必把大量的资源留给张二江“自粉”呢?如果因此弄巧成拙,成全张二江的“消费罪过”,特别是传导给社会层面,影响一部分人的成功观和价值观,更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